9月1日至2日,上海的天气十分闷热,即使阵雨下过后,也没有让体感适宜多少,总是感觉衣服黏糊糊的贴在皮肤上。
那两天,是上海理工大学的新生报到日,4000多名本科、研究生新生走进这所位于黄浦江畔的大学。这里是东区局五角场分局的“主场”,闷热、阵雨的天气没有让大伙儿的昂扬斗志受到丝毫影响,不少人清晨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早早来到秋促现场,而到雨夜之时,电信的摊位前挑着大灯,仍继续为学生办理业务。
校园秋促是场辛苦活,无论挥洒多少汗水也要拼下来。结果没有让人失望,在上海理工大学,通过前置营销和现场销售,超过一半的新生都成了电信用户,用户规模比上一年有了大幅提升。
9月1日上午,公司副总经理雷宇来到上海理工校园营销现场,鼓励大家扩大成果。
清晨夜晚,马不停蹄
9月1日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北校区。校门口旁边的篮球场,就是三家运营商秋促摆摊设点的地方。电信的帐篷前,已经有不少学生在办理业务,操场上也看到穿着绿T恤的流动促销人员在向学生和家长介绍电信业务。
刚走进操场内,记者碰到了东区局五角场分局长吴悦,不过他此时毫无分局长“形象”,穿着中裤,别着腰包,手里拿着几把带有电信宣传语的小扇子,在向几位学生和家长介绍电信校园套餐。“这天太闷热了,别说,这小扇子还挺受大家欢迎的。”吴悦说道。
五角场分局区域内有9所高校,今后大半个月时间,分局要全局出动,投身校园秋促工作,“这是集体作战,必须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吴悦表示。分局几个星期之前就开始为校园秋促做准备,包括排摸学校情况制定营销方案、对秋促人员进行培训、实战化场景模拟等。
上海理工是五角场分局今年校园秋促的第一站,不容有失。早上5点多,不少员工就从家里出门,“出来时街上的路灯还没熄灭”,一位住得较远的分局员工说道。6点20分左右,大家赶到秋促现场,搭好帐篷、摆好指示牌、分配好人员。早上7点半,“第一单”就产生了,有学生过来办理了电信套餐。这如同摁下了启动开关,之后来电信摊位咨询或办理业务的学生用户络绎不绝。
夜幕降临后,天空仍不时飘雨,电信的帐篷内挂起了四五盏高瓦素的大灯,将场内照得亮堂堂的,继续接待学生,业务咨询和受理因此丝毫不受影响。这些做法都是从实战中总结而来的,越来越完善。“有一年,我们没有准备夜灯,但是发现不少学生是在吃完晚饭后来办理业务的,当时采用了应急的招数,将三辆车的大灯打开。后来,我们就准备了夜灯,要高瓦数的,这样方便夜晚设摊。”五角场分局副分局长陈清说道。
这天晚上接近9点钟,最后一名学生办完业务离开电信摊位后,大家才收摊回家。算了算,这天大伙工作了至少14个小时。
套餐简洁,营销给力
电信业务之所以能在上海理工新生用户群体受到欢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电信的套餐资费优惠、简洁、给力。
去年,电信在沪上高校内引领了流量不限量的潮流,推出的本地流量不限量套餐受到学生极大欢迎。今年,全国流量不限量套餐在高校校园内全面普及,相比之下,电信套餐不仅实惠,而且简洁明了,一年99元就能用上全国不限流量,或者一天1元就能将手机套餐和宽带全部搞定。
简洁而实惠的套餐,让电信营销人员感到十分方便,“我们在向新生和家长介绍时,能很快给对方讲清楚,对方也听得明明白白。”现场的一位学子公司营销人员说道。
来自新疆的大一新生艾尔肯·努尔买买提说,自己在新疆用的是电信套餐,来到上海的学校后看到这里的电信套餐更加优惠,于是就办理了,“电信的套餐很实在,看得懂,消费也明明白白。”在艾尔肯·努尔买买提的带动下,其他几位来自新疆的学生也办理了电信套餐。
简洁而实惠的电信套餐,让友商营销人员也感到羡慕。这天下午,一位友商的营销人员过来“串门”,和相识的电信学子公司营销人员聊了几句,“我们这边的套餐比较复杂,解释起来口水都说干了。”
扇子雨衣,样样皆备
打动学生用户的,不仅是实惠的电信套餐,还有电信人的细致服务。
周末这两天都是雷阵雨天气,又湿又热又闷,电信不仅为学生和家长准备了大量的扇子,还有遮雨的帐篷、一次性雨衣。
中午时间,天空飘起了雨,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将旁边的几顶帐篷移至摊位前,不让正在等候办业务的学生淋到雨。对于那些没带伞的学生,工作人员还赠送给他们一次性雨披。
中间还发生了突发“事故”,一位刚来到设摊现场的学生突然流鼻血,旁边身着绿色T恤的电信“小哥”看到后,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来到他身边,让对方放缓心情,拿出纸巾插上,并用冰的水冷敷。止血后,这位学生颇为感动,立刻到电信摊位前办了套餐。
套餐是否实惠,服务是否贴心,影响着学生心中那杆秤的偏向。从结果来看,电信赢得了更多学生用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