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市委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活动。在今年1月召开的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马益民总经理在部署全年工作重点时强调,要积极贯彻市委“大调研”活动的精神,各单位领导要深入一线开展“大调研”工作,切实解决基层一线的问题。
2月起,为响应公司提出的“领导干部在状态、聚焦经营抓沉效”要求,渠道部领导班子下沉到14个区局展开“大调研”,领导干部进区局、进营业厅、进社区、进用户家,更深入地了解基层的“痛点”,共搜集到各区局的需求、建议、想法32条,对于现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当场解决,对于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按照“下沉一线—反馈汇总—协调解决”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落实。由上至下的通道打通了,业绩曲线上扬了,3月11日,实体渠道提前完成一季度移动业务销售指标,营维渠道宽带销量提升显著,迎来了一片红灿灿的开门红。
■记者章蔚玮
区局有顾虑,送上一颗“定心丸”
渠道部的“大调研”活动聚焦业务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在不断饱和的宽带市场中,如何挖掘新增长点,是渠道部今年面临的大考。尽管年初各项针对性的试点项目已经逐一布置,但各区局落实情况究竟如何?目前进行到哪一步?还存在哪些问题?借着此次“大调研”,渠道部领导班子下沉到一线“把脉问诊”。
今年公司在部分区局试点推出了资费更为优惠的宽带套餐,但在推行过程中,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好。渠道部在“大调研”中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在东区局,他们了解到渠道人员最大的顾虑:新推的试点业务是否会影响现有业务的发展,最终导致业务收入的下滑?
“你们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并不妨碍大家去尝试,我们可以求同存异,过去不少成功的试点项目不都是一边带着疑惑一边向前推进的吗?反过来说,真的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随时结束试点,再来总结和思考新的方法。”渠道部领导给区局吃了一颗“定心丸”。为此,东区局甩掉了心理包袱,大胆地推动试点项目。如今,1个月过去了,数据报告验证了试点项目的可行性——新增用户规模远超过流失用户规模。顾虑少了,负担轻了,向前的动力就更足了。
渠道部总经理周春雨的观点是:“不怕有问题,就怕不肯尝试。”他告诉记者,其实类似的情况去年也出现过,当时渠道部在营业厅推行“6+2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给每位到店用户贴“商机”标签,要求营业员在受理业务时点击“商机”标签,就能根据系统的智能推送进行精准销售。一开始,不少营业员也有顾虑,觉得在受理业务的同时还要做销售,会影响工作节奏和效率。如今一年下来,不少营业员收入都有了显著提升,在“大调研”时,一位营业员兴奋地告诉他们,去年的年收入达到了25万元。
勇于尝试有力地推进了试点项目,目前,继东区局之后,宝山局、金山局都成为了一个个样板工程,为其他区局树立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线有金点子,推广到全公司
在这次“大调研”中,领导干部们跟着装维人员走进社区,走进用户家中,检验渠道部推出的“营销模型”能否发挥效果,还需要怎样的改进。连续几天的实地调研,领导们发现,行走在一线,不仅要答疑,还要取经,那些来自一线的接地气的营销方法很值得在全公司推广。
年初,渠道部为各区局的营维人员设计了“一份清单+一套模型”。在这份清单中列出了重点用户——只安装了电话没有安装宽带的用户,要求装维人员上门拜访寻找商机。同时,渠道部专门为营销经验欠缺的装维人员设计了一套说明手册,从如何敲开用户的门,如何与用户沟通,到如何把产品推荐给用户,手册内包含几十个动作模型。
“大调研”中,渠道部领导跟着装维人员实地检验了一遍这些理论模型。他们发现,最初设计的“宽带打折,宽带让利”等促销口径并不适用于这批用户,上门转化率不高。同时,他们在“大调研”中发现一些装维人员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找到了更接地气的方法。一位装维人员一次在双休日拜访用户时发现,双休日不少老人的子女或者孙子孙女会来探望他们,这群年轻人是网络的主力消费人群,便由此想出“安装一条宽带,价格不贵,但能让儿女们多来几次”的话术,成功摸准老年用户的痛点。又如,上门先不说装宽带的事,而是告诉用户,“IPTV业务挺好的,能回看,能点播,价格还便宜”,等用户产生兴趣后再去推荐宽带。这些来自装维一线的原创话术,增加了宽带营销的成功率。
“大调研”之后,这些话术很快被写进手册中,在全市装维人员队伍中推广。方法有了,大家干活更带劲了,业绩也上去了,渠道部组建了一个“春雷突击”微信群,群里有300多人。在这个群内,来自各个区局的最新销售战绩不断刷屏,拿下首单要报,拿下10单要报,20单、30单……都会报,如今还一日三次发布“龙虎榜”。渠道部的领导班子都在群里“蹲点”,为战绩好的区局点赞,看到区局有需求及时支撑,看到一线有困难,尽快协调解决。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我们都希望能掌握主动权,而这个主动权需要上下齐力,共同配合。”周春雨说,“大调研”有效推动了从过去依靠部门层层传递到如今深入一线、直击问题管理方法的转变,基层是最鲜活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