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3月,气温渐暖。电渠中心员工顾群不仅脱下厚重的外套,更是把脱下脂肪列入这个春天的日程,从3月初开始,和公司其他一些员工一起,每天对自己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和健身训练。
原来从3月份开始,公司工会推出了“健康乐动”训练营活动,以机动局和移动互联网部两个部门为试点,开设试点健康训练营。每个训练营招募30个学员,分成健身组和减重组两个小组。而在公司层面,则开展了由19个部门员工共同组成的减重训练营,对减重进行专项突击。在为期60天的时间里,公司工会将联合“爱活力”品牌旗下的健身团队,将健康生活的理念和方式传递给参加训练营的员工。
活动一推出,就受到员工们的“热捧”。训练营的开展,让健身和减肥从口头上的概念转变为实际行动,也使健身这件事情成为时髦而且特别贴近生活的事情。
■记者刘慧莹
名额被秒杀学员精筛选
在发布训练营学员招募信息那天,机动局工会干事钱明华特意找了一个大家微信上线率较低的时间段——中午吃饭时,11:30发出通知,结果12点钟不到就已经有50人报名,“基本是秒杀。”钱明华感叹道。作为一个拥有180多名员工的部门,相当于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员工报名参加了训练营活动,是相当高的比例。
限于每个试点单位只有30个名额,机动局工会不得不根据限定条件进一步筛选学员,不能按时参加训练的人不选,心脏不好的人不选……筛选到最后只剩下25个“精兵强将”进入严格的健身训练。这25个人被分成两组,健身组集中了一些身材适中,但体质较弱的人,意在提升大家的肌耐力、核心、柔韧、平衡等综合素质;而减重组则选择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在25以上的体质肥胖者,以减重为唯一的目的。
同样作为试点单位的移互部的训练营满营了。以往移互部每年都会将大家的健康数据分析一下,移互部工会干事顾星告诉记者,移互部员工最大的问题是肥胖和超重,比例占到整个员工的28.7%,患有脂肪肝、高血脂等问题的员工也不少,这两个训练营的开展对于移互部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每顿餐打卡每天称体重
根据训练营规则,每个训练营学员不仅需要参加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线下课程,还要结合教练针对个人体质设计的“家庭作业”和健康食谱,进行配套训练调整。学员每天的运动量和用餐进食量需全部在当天上传到“爱活力”客户端,以便教练对每个学员的训练和饮食搭配进行指导。
移互部的减重组在训练初期,每个学员每天需要进行20到30分钟快步走,食物基本在原有基础上减半。学员们每次在签到完上课前,还要穿着训练服和运动鞋上秤。每一次体重数据都会被公布在一块板上,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相互监督。从3月2日到现在,移互部减重组已经有1位学员减重5公斤,3位学员减重4.5公斤。而在14位参与者中,减重最少的一位体重也已经下降了1公斤。这样的进步让移互部减重训练营的学员们相当欣慰。加入到健身训练营的学员郎怡菁表示,每天大家都在群里交流吃什么,有没有超标,吃什么样的食物热量低效率高。同时,大家也会讨论运动些什么,如何保护膝盖,每天坚持完成“家庭作业”。
相对于训练营中的减重组,减重训练营的强度更大。在最初一周减重训练营的训练中,电渠中心的顾群觉得很累,上下楼梯时腿都很酸痛,而且一旦按照教练的饮食建议吃饭,自己每天还处于半饥饿状态。但参与这种集体减重活动对顾群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激励,训练营不仅对出勤率有要求,还需要每天三餐打卡,同事会在生活中相互督促饮食和锻炼。“我当然希望自己能坚持下来,很难,但是很期待。训练营目标是每个人减重10斤,我希望最好减10公斤。”顾群颇为坚定地表示。
同事共监督家人同“受苦”
对于很多参加训练营的学员来说,教练要求的饮食运动方式相当于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但是一些学员不仅苦中作乐,还将这种生活方式带入到自己的家庭当中。
机动局钱明华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每天无论吃还是锻炼,都拉着老婆一起,按照教练要求的方式共同吃和练。健身训练营的郎怡菁平日里要负责全家的早饭,如今她不仅精打细算自己卡路里的摄入量,也开始为全家人的饮食制定计划。
对于学员来说,在餐桌前控制住自己的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钱明华告诉记者,机动局的9个同事有一天在一桌吃饭,其中有5个人在训练营接受训练,这时大家就会互相监督,谁要多盛一点,其他人都会批评一下。“但如果在聚餐过程中,只有一个学员,那么控制饮食就会变得很困难。”钱明华笑着说。
TIPS:训练营是如何开展训练的?
郭晓明是训练营的总控,也是“爱活力”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训练营的开展,是基于一整套贯穿线上线下的解决方案。“爱活力”团队的培训教练会根据为团队设计好的方法,结合学员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训练营减重组中,学员需要做以消耗热量为主的训练,教练会用一种靶心心率减脂的方法,计算出一个人的运动靶心率——减脂效率最大时的心率,然后根据其净心率,推荐给学员一个适合去运动的心率,使其减脂效率达到最高。在线下课程中,“爱活力”教练还会按照运动科学体系ACE的标准,帮助学员首先具备稳定灵活性,解决掉一部分不良的运动姿态,防止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然后教练还会锻炼好学员的基础心肺,在此基础上帮助他达成需要的各种目标。
而对于健身组的学员来说,基础心肺和稳定灵活性同样重要,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多。经过两到三周的基础训练,训练营的学员会更多着眼于逐渐提升肌耐力、核心、柔韧和平衡。在接下来的功能性训练中,就要通过轻的抗阻力训练帮助学员提升肌耐力,比如弹力带和小哑铃。这个训练会一直持续,没有上限。如果学员不想去对抗、打比赛、成为体能达人,就可以永远停留在这个目标。在减重和健康训练营中,抗阻力训练已经是终极目标,再往下就是无氧耐力训练,要牵涉到无氧训练和爆发力。
除了线下课程中教练带学员现场进行训练,学员在回家后还需完成相应的“家庭作业”,每天坚持运动打卡配合科学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