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保持“在状态”是公司党委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希望领导干部保持勇气、锐气、朝气,进一步激发活力、提升能力、强化执行力,结合实际抓“沉效”。为此,去年公司人力资源部和企发部共同优化了领导人员综合评价体系,推出了“领导人员‘在状态’测评”,通过多维度评价领导人员精气神,让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在状态”。今天,本报与公司人力资源部联合推出“领导干部在状态”专栏,专题报道在2017年度“在状态”测评中名列前茅的领导人员,树立奋发有为的干部精神风貌,影响一群人、带动一片人,为公司深化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高微
2017年,上海电信新兴业务收入依然保持明显增长势头,其中,大数据、大视频、大安全、云等重点新兴业务收入增长尤为显著,作为分管重点新兴业务收入管控的新业务部副总经理陆奕奕可谓交出了一份出色的业绩单。
在新业务部,一切都与“新”密不可分。这是一个新的部门,自2015年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3年;其经营的业务是新的,也是当前信息行业内的热门业务;员工是“新”的,总经理金剑锋和副总经理陆奕奕两个“搭档”都是70后,而新业务部中30岁以下的年轻员工占了40%。作为新业务部的领导,同时作为新业务部发展策略的推动者和执行者,陆奕奕内心充满激情,主要领导的强力支撑、员工们的热情投入,让陆奕奕在工作中展现出独有的方式。
让每个人都知道产品的“爸爸妈妈”是谁
作为一个产品部,新业务部的产品自然不少,大数据、云计算、播播TV、智能组网……新业务部的员工都知道,每个产品都有一个“爸爸”或“妈妈”,也就是产品经理。这是陆奕奕赋予产品经理这支队伍的“标签”,也是陆奕奕在面对这支年轻团队时,在管理中体现的一种人性化的创意。
“我们经营的业务都是行业内的热点,说实话,外面机会很多,我们凭什么让这些年轻人留在这里?关键在于要让他们觉得,在电信做产品经理是与在别的地方做产品经理不同的无可替代的一种经历。”陆奕奕坚持这样的管理理念,“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产品经理就是产品的owner,产品经理对待产品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大家也都知道,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是谁,产品有问题就去找他的‘爸爸妈妈’,所以产品经理对产品有很强的归属感。”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归属感,新业务部的年轻人体会到了做产品经理的快乐,觉得做产品经理是有趣的、开心的,是充满情怀的。入职三年多的产品经理邓博雯说:“做产品经理最荣耀的时刻不是开一场盛大的发布会,而是在地铁上,你瞄到一个陌生人正在用你的产品,他用你的产品的时候就跟抬手看了一下手表一样漫不经心。”看到自己做的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产品经理追求的成就感,这种追求正是陆奕奕所倡导的。
产品经理的成就感来自哪里?就是当有一天,他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产品,在那么大的上海,被那么多的人使用,他可以骄傲地叫一声‘这是用我的点子做出来的!’这种感觉很重要,也一定很棒,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无可替代的职业经历。”陆奕奕用这种“无可替代的职业经历”凝聚了团队的力量,让年轻人愿意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有他们用心培育的“孩子”。
让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新业务部的产品经理不乏创新的火花,不乏花哨的点子。陆奕奕了解这些年轻人,她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去实现。陆奕奕鼓励产品经理大胆尝试的方法是颇具互联网特色的“碎片化”。她会经常问问产品经理,最近在做些什么、碰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支撑。她的询问看起来是随意的,但这种随意其实用心良苦。
“陆总与我想象中的国企领导不太一样。”杨申对记者说。杨申是播播TV的产品经理,播播TV是他一手“带大”的。播播TV推出的时候,杨申入职才一年,当时他表示出了对这一新业务的兴趣,向陆奕奕提出希望能够参与播播TV的运营。“陆总经常对我们说,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提,所以我就大着胆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性格有些内敛的杨申说。很快,杨申如愿以偿,组建了一支团队,担任起播播TV的产品经理。播播TV产品成熟了,可杨申却不知道怎样向市场推广,陆奕奕与他聊了好几次,并带着他去市场部、渠道部,寻求渠道支撑。杨申说,这是播播TV推广成功的关键一招,“2016年播播TV从零起步,陆总给我定的目标是一年发展50万,我当时觉得根本完不成,结果那一年光营业厅就发展了30万用户,50万的目标最后也完成了,当时我觉得特别自豪。”如今,播播TV用户已超过100万,杨申的团队也从最初的2人扩展到8人。
对于初出茅庐的产品经理,陆奕奕体现出的是这样一种担当——尽心尽力地去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这是对员工最好的一种关心。“产品经理的快乐来源于成就感。”陆奕奕说,“新业务部有不少优秀的年轻人,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今年初,在陆奕奕的推动下,新业务部开设了“新业务小课堂”,让员工分享自己的做产品的心得。原本陆奕奕计划一个季度举办一次,并指定了一些主题。让陆奕奕没想到的是,大家很有热情,主动报名,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主题,“年轻人很愿意分享,而且提出的题目很有价值,像《新媒体营销心得》《AI深度学习》《怎样做产品体验》等,一个季度一次根本hold不住,现在一个月要办两三次小课堂。”陆奕奕非常鼓励年轻人的热情,希望他们能够尽情展现自我。
让自己习惯不同角度地想问题
去年,陆奕奕还兼任公司家庭客户经营总经理项目组(P2)副主任。对于陆奕奕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经历,“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痛点,工作在P2让我开始习惯站在不同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打开了我的思路。”很多创新的思路也由此而来,比如营业厅里开设智慧家庭体验厅。
在P2项目组,陆奕奕主要分管智慧家庭生态圈、体验式营销。智慧家庭有不少新产品,但在渠道销售上却遭遇瓶颈,因为电信营业厅一向以销售电信套餐和终端产品为主,用户已形成了这种消费“定式”。而营业厅也有自己的痛点,去营业厅的用户大多为老年人,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吸引年轻人是个难点。正是因为看到两方的痛点,陆奕奕与团队提出了智慧家庭体验厅的模式,率先在江苏路营业厅开设智慧家庭体验厅,采用O2O的引流模式,让用户在营业厅“玩”智慧家庭,然后在线上下单。目前,包括开放渠道在内的6个营业厅都推出了智慧家庭体验厅及O2O受理模式。
不同的工作经历可以带给自己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对此陆奕奕深有感触。自2008年以来,陆奕奕先后在市场部、区局工作过,2015年底来到新业务部。10年间,陆奕奕虽然一直从事与新业务相关的工作,但眼界越来越宽,市场部的经历让她学会用“大市场”的角度去判断哪些是更值得做的事,区局的经历让她更了解一线的工作方法及实际困难,使她在推广新业务时能够更加接地气。
记者手记:
年轻人的热情最可贵,也最需要保护
作为一个市场前端人,陆奕奕经常喜欢逛逛大街上各种各样的店。前不久,她来到位于太古汇的星巴克旗舰店,看到里面围坐了很多人,星巴克的服务人员正在讲解茶知识,教大家如何泡茶、品茶。顾客们热情很高,忙着拍照、发朋友圈。这给陆奕奕开了一个“脑洞”:人家咖啡店搞的活动并不是与咖啡相关的产品,可是也吸引了那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的营业厅是不是也能举办一些与电信产品似乎不那么紧密关联的活动来吸引人流呢?
陆奕奕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是因为她觉得,做新业务最难的就是运营创新,是要把新点子新模式在电信的平台上实现出来并持续运营下去。陆奕奕说,我们做新业务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在具体运营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一定要坚持,不能泄气,不能放弃,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团队的持续新鲜度和活力非常重要,不能让年轻人碰到挫折就伤心了,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去克服困难。也因此,陆奕奕用种种方式保护着这支年轻团队的热情,“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面的东西,并善于应用到我们自己的业务上,这对运营好新业务很重要。”陆奕奕正打算请产品经理们到那家星巴克去喝咖啡,体验一下人家的运营新模式,希望不久后应用在我们的智慧家庭体验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