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逐年攀升的游客数量也使得邮轮港外围交通网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附近的交通干道缺乏诱导系统,难以发挥交通分流的作用,使得拥堵情况日益严重,这让政府部门和邮轮港公司颇伤脑筋。
为了破解难题,政府部门对宝山区国际邮轮港外围智能停车诱导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经过激烈竞争,宝山局日前成功中标此项目,将NB-IoT技术作为解开难题的钥匙,应用到智能停车领域中,为后续更好地推进智慧邮轮港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记者李蕴坤
用NB-IoT解决大烦恼
作为目前亚太地区最为繁忙的港口之一,宝山区邮轮母港吞吐量相当大。
早晨六七点间,邮轮到港下客,两小时内可产生5000-7000人的客流量,待下船乘客疏通完毕后,又有同样大批量的游客上船,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景象。所以每天的上午时段,旅游大巴、私家车、出租车蜂拥而至,接送客人。这无疑给外围道路交通带来极大压力,尤其是主干道宝杨路长期处于严重拥堵状态,给区域内的企业营商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管理部门曾通过人工疏通的方式来缓解交通压力,但是效率低下,所以想到展开智能停车与诱导项目的规划,从而有效地引导车辆分流,缓解停车紧张。
宝山局积极参与智能停车与诱导项目当中,原本是想用借助3G网络,不过今年兴起的NB-IoT带来了更佳的解决方案。NB-IoT优势在于功耗低、成本低、覆盖广,正好紧扣室外停车场所需广域覆盖的痛点,所以宝山局以NB-IoT作为支撑该项目的核心技术。
若要对室外大面积的单车位进行实时监控,就需在每个车位的地底埋放地磁车感器,该装置能够与停车场道闸系统联动,确保对车辆进出状态的精准控制。物联网监控平台获取了地磁车感器采集的数据后,便可引导停车用户针对已有车位进行预约,实现可视化实时停车资源调度。
为了保证数据采集任务的顺畅,对地磁车感器的电池功耗有极高的要求。一旦电池耗尽,便需要从地下挖出车感器,不但破坏地面,还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如果遵循初期的3G方案,电池就会成为致命弱点,其能耗远高于现在的NB-IoT模块。当3G的电池一年后便寿终正寝时,NB-IoT却能支撑好多年。
此外,NB-IoT的信号覆盖强度也要高于3G,同样贴合室外停车场的需求。当车辆驶入停车位时,其信号本身会变弱,所以使用低频的NB-IoT更容易捕捉到地磁车感器的微弱信号并回传到物联网平台。再者,此类信号传输速率较低,仅以KB为计,因此配备高速率、大带宽且高容量的3G网卡反而是种浪费,NB的物联网卡适用性更佳,同时价格低廉,体现出低成本的优势。
因地制宜用好3G
尽管NB-IoT是智能停车项目中主推的技术,在设备的分析、统计、传输方面均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可仍旧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说室分基站还不能覆盖。所以在此项目中,针对室外和室内停车场分别设计了两套方案。室外车位采用地磁车感器与NB-IoT传输模块进行监控,室内停车场依靠3G和无线车感器来实现停车资源的智能配置。
而且,室内的施工不必在地下植入车感器,工程将会开展得更快。无线车感器与地磁车感器负担着相同的车辆监控使命,通过超声波感应和车位灯信号判断下方车位是否在使用中,但是两者在数据传输模式上依然各有差异。
地磁车感器内携带了NB-IoT的电信网卡和传输模块,因此信号能够直接被电信的室外基站所覆盖,中间不需要另建传输网络。而在室内停车场中,每80-100个车位就需要组建一张局域传输网,将这部分车位的数据汇总到一个节点控制器上,在每个节点控制器中负载了一张3G的网卡,经由节点控制器将数据传回电信的基站。
虽然3G模块的耗电量会远远高于NB-IoT,电池更换也会更加频繁。不过和埋在地底的车感器相比,更换顶端车感器电池的可操作性也要强得多,无需涉及地面开挖工作。
为保障NB-IoT和3G方案协同进行,宝山局在投标之前就联合政企部和移互部实行了NB-IoT基站信号优化建设。电信技术人员来到车库现场确认室外的NB-IoT信号是否正常,倘若基站信号不被支持,则立即进行补救,比如说增加功率、调整天线倾角等。在项目投标以前,NB-IoT的优化准备已经全部完成。除此之外,公司新业务部、理想公司对NB-IoT方案下的车感效果进行了试点,确保地磁车感器的感应功能和数据传输进行顺利。
智能诱导疏通车流
除了智能停车,交通诱导是宝山区邮轮港项目中的另一重心。
交通诱导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交通干道的分流以及进出停车场的支路引导。目前通往邮轮港的车流压力主要集中在宝杨路段,宝山局将根据邮轮港周围道路与停车场的距离,在重点路口由远及近地设立一级(区域)、二级(道路)、三级(车库)诱导屏,为驾驶员驶入邮轮港寻找目标车库提供导航,提供最优的交通路线。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应用也是宝山局为邮轮港的来往客流开发的一项人性化服务。不久之后,用户能通过手机客户端,查阅与电信物联网实时同步的行车诱导与停车位监控信息,进而开始车位预约,通过选择不同的停车目的(到达、接客、过夜等),物联网端也能更好地进行停车资源管理。
按照方案实施效果,智能化后的诱导系统,将允许用户凭借手机实时信息,随查随用随订,由多线路通行实现预先分流,为游客自助和智能管理提供双向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