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浦新村街道,是上海知名的超大型社区,人口多、小区多、物业公司多,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如何让居民生活更便利、小区管理更系统科学、物业公司更敬业,单纯靠人力很难解决。
作为上海市首个智慧社区管理联网平台——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北区局为彭浦新村街道量身定制开发的整套系统,将信息化和政府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由街道房管办牵头,33个居委会和44个物业办公室参与,覆盖67个小区的社区物业信息化的三级管理、三级支撑机制,实现对所有小区和物业的管理、督查、反馈、汇总分析的信息化管理。
如今,彭浦新村街道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居民投诉在24小时能得到反馈、房管办的数据上报变得轻松简单、物业公司被倒逼提升服务质量......有了信息化,老小区焕发出新活力。
■记者 郝俊慧
微信报修快多了
在彭浦新村街道每个小区的入口处或者布告栏里,都会看到一个二维码,扫描之后关注“彭浦安居”微信,或者下载一个“彭浦安居”App,居民就可以对小区里“看不顺眼的地方”发声了。
为了让政府管理更加扁平化,信息化的方式让居民和政府之间零距离。彭浦新村街道老旧小区多,居民年龄普遍偏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不高,以前居民有维修问题,只能直接找物业公司,但物业是否处理,处理是否得当,并没有人监督。居民如有不满,通常拨打12345等监督热线投诉。
如今,通过“彭浦安居”,不仅居民有了报修和投诉渠道,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大幅提升。看到绿化被破坏、楼道灯不亮、垃圾乱堆放等行为,小区居民可以直接拍照上传到微信公号或者App里,物业公司、居委会、街道房管所的后台,都会同步出现这条信息。根据要求,物业公司需在24小时内对此消息做出反应,但一般情况下,物业公司都会马上到现场处理,并且将办结结果通过自己的客户端汇报,减少了中间环节,速度有了很大飞跃。
“全要素”建设彭浦安居
事实上,“彭浦安居”只是彭浦新村街道智慧社区综合管理系统面向居民的一个服务窗口,其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在支撑,通过将房产、人口、车位、消防、物业巡检、美丽家园工程信息等与小区管理相关的所有信息集合在一个系统内,小区的管理变得更加简单和有序化。
以巡检为例,根据工作要求,彭浦新村街道房管所需要每个月对所辖67个小区进行一次巡检,但实际上,这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房管所只有2名工作人员负责小区巡检,而每个小区的巡检内容有数十个大项、上百个小项,包括消防栓是否堵塞、水箱是否干净、小区是否有违建等,很难完全做到位。通过信息化系统倒逼管理,这项任务明确由物业公司完成,并定期将巡检内容在系统中更新,房管所只需在年底根据系统中提供的数据进行审核即可,从而确保了小区管理的有效性。
对于电梯、消防设施等特种设备的管理,也是涉及居民生命安全的重点工作。如今,这部分信息也全部进入系统,每台电梯的“出生年月”“健康状况”都登记得清清楚楚,物业公司只需每月定期上报维保时间即可。
如今,绿化面积及养护、配电站信息及管理检修信息、水泵信息及管理检修、水箱数量及定期清洗、垃圾房数量及定期清洁、安防视频监控及维护、公共设施维修计划和维修周期等小区公共管理区的信息也都已进入系统,物业公司定期维护,便于街道统一管理。
让美丽家园变得可视化
全市正在推广的美丽家园建设,也通过系统变得更加可视化。2015年开始的美丽家园建设,区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67个小区,哪些小区做过什么项目?何时做的?以往只能靠人工统计。如今每个小区的基建信息、房屋资料、小区整修的时间、内容等数据,都成为基础数据存储在系统中,便于各种需求的调用。
比如2018年哪些小区要进行“美丽家园”整修,以往彭浦新村街道房管所的相关负责人要用一周的时间,一家家小区确认,但现在几分钟,就可以将名单全部调出,所有信息清清楚楚在列。
社区基层中开出的云
在彭浦新村街道房管所内,看不到一台服务器,“我们所有服务都在云端。”项目经理邱磊告诉记者。整套系统集成了智慧社区、物联网应用、云平台等产品,通过电信的MPLS-VPN专线实现了街道各下属机构的联网,从而对信息进行收集、分发和处置。
房管所吕主任告诉记者,原先也曾考虑过在本地配备服务器,但在了解电信政务云服务后,发现云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前期建设成本,而且也适用于各个物业公司、居委会、居民等多客户端上传数据的需求,再加上上海电信快速的服务响应,最终他们还是选择用云的方式。
项目心得
北区局项目经理邱磊:学会帮助客户需求落地
彭浦新村街道是一个超大型社区,且小区房屋和人员结构都有老龄化的问题,因此在项目策划初期,政府的需求并不太明确,总是难免有些“求全”,不明确自己管理的难点痛点。此时,作为项目经理,需要换位思考,深入了解职能部门的管理流程和处置方法,然后相应地给出贴合基层实际工作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有限的资源下,要学会挖掘内部潜力和协同外部资源,尽可能在项目中实现成本的控制与利润的最大化。而且这个项目的时间要求很紧迫,只有1个月的时间,又包含设计、研发、调试、上线、运营多个环节,因此要多线程并行的项目推进和落地,边设计、边开发、边调试,不停地给客户展示新的设计、新的进展、新的应用,给用户直观的服务体验和便捷的平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