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年底,又是一年的收获季节。今年,你在盘算年收入时,可以添加一个“收入项目”,那就是你的“个人成长值”。今年5月,公司在OA平台上推出了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还有额外“福利”,你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获取个人成长值。人力资源部近日发布最新通知,全公司新增个人成长值排名前200名的员工,在明年升等或加薪时可获得“直通”资格,也就是不需使用所在单位的单位积分。
■记者 高微
你的个人成长值上榜了吗?
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是今年公司为提升企业活力建设的三大平台之一。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贴上“标签”,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如果你的某个专业技能被公司内其他单位看中了,他们可以通过平台向你发出邀请,请你“兼职”到他们单位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某个项目任务。
这是一个让三方共赢的平台,被邀请的员工的专业技能可以在全公司被共享,同时获得个人成长值,该员工所在的单位可以获得单位人才贡献值,发出邀请的单位也可以更顺利地完成项目。这正是人力资源部在建设这个平台时所搭载的“双价值”激励体系——个人成长价值和单位贡献价值所希望倡导的。双价值激励体系是在现有双积分职业发展机制上的创新补充,让员工的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更紧密地与企业用人的效率与价值诉求结合。
一年下来,你收获了多少个人成长值?登录OA上的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可以查到自己获得的个人成长值,这些个人成长值体现了自己工作技能和共享经历的累积价值,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根据规定,每年新增个人成长值排名前200名的员工,只要符合升等或加薪条件,在第二年即可不占用单位积分升等或加薪。同时,员工在平台上参与任务还可获得翼豆,目前每200个翼豆可以兑换成1个个人积分。
记者注意到,在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上,还有两个TOP榜单——个人成长值达人TOP榜和单位人才贡献值TOP榜。目前,在个人成长值TOP榜上排名第一的是信息网络部的华静,他的成长值达599分。华静是行业信息化专家工作室的骨干带头人之一,今年通过共享参与了政务云、教育云等7个项目,累计共享时长296个小时。华静是今年公司获评一级专家岗的24名专家中的一员,对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发挥的作用,华静深有感触。他说,在攻克重大项目时,这个平台可以将一群人聚集起来,“以前做类似的项目,要借人的话,只能私下打招呼,而且借一个两个还行,但不可能借一支队伍过来,而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把相关专业的人员都调用起来,联合作战。这个平台也让我们这些技术人员有了更大的归属感。”
网络发展部的沈宋捷也有相同的感受:“以前一个人有才能都藏在部门里,外面的人看不到,现在真的是打破了部门墙,戳破了人才的‘隐形衣’,盘活了企业的人员活力。”身在公司总部的沈宋捷今年通过共享参与了不少区局的云项目,他的个人成长值在TOP榜中也名列前茅。
据记者了解,每年新增个人成长值的统计截止时间是当年度12月31日。由于今年是双价值激励体系实施的第一年,大部分员工新增个人成长值还不高,广大员工可以通过登录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查询个人新增成长值以及自己距离前200名的成长值差额,在今年还剩下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努力冲击前200名。如果你是公司11家专家工作室的成员,可以通过参与工作室的共享任务获得个人成长值。如果你现在还不是专家工作室成员,也可以通过丰富自己的项目经历、工作案例、资格证书等职场信息,获得个人成长值,同时也让更多单位能够看到你的一技之长,增加自己在共享平台上被找到的概率,增加被邀请的机会。各位员工可以通过登录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点击成长值,查看《成长值与翼豆获取规则》了解更多获取个人成长值的渠道和方式。
你的“累积贡献”得到了多少回报?
个人积分如今已成了员工的“香饽饽”,为鼓励员工持续为企业做出价值贡献,公司近日推出了基于累积贡献的个人积分(以下简称累积贡献积分)激励办法。员工根据本企业工作年限,可以获取对应的累积贡献积分。
累积贡献积分激励体现了对长期为公司贡献的回报。只要上年度考核结果称职及以上的员工,按照不同的工作年限就能获相应积分。满3年得8分,满5年得13分,满7年得16分,满10年得18分,满15年得20分,满20年得21分。
累积贡献积分激励也关注转换身份的外包人员的利益。办法规定,通过定向招募方式(含原三工转换)入职的员工,在获得上述累积贡献积分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其在外包单位中为公司业务服务的年限,每满一年可获得1分累积贡献积分(不满一年的按0.5分计算)。
累积贡献积分将于今年底前一次性发放,并于每年1月根据员工本企业工作年限的增长,发放增量部分积分。累积贡献积分将在系统中单独展现、单独使用,仅可用于每年的升等、加薪,并在升等、加薪中优先使用和扣除员工累积贡献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