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校园秋促是运营商们抢夺新用户的战场,在秋促战役正式打响之前,有些人早已做了秋促的先行军,为电信能进驻校园努力着,已在电信工作了25年的东区局的刘勇就是其中的一员。
1992年,刘勇从部队退伍后来到上海电信,做过电缆工程、公客销售和政企楼宇销售。2013年6月,刘勇接手校园业务资源谈点及进驻工作,第二年便获得公司校园秋促杰出贡献个人。
这4年,刘勇一步步迎难而上,不断扩大东区局在高校市场内的“版图”。今年,在他的努力下,东区局进入复旦北苑宿舍区市场,为9月复旦大学的秋促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战成名,让学校服了
回望承接校园运营工作的4年,刘勇可谓是硕果累累,完成了上理工、体育学院、健康医学院、出版专科等10所院校的资源谈点及进驻。之所以能如此快且多地拿下校园,有两个原因,一是电信网络口碑好,质量硬,二是在进驻上海理工时“一战成名”,为之后的工作埋下伏笔。
记者:2013年时,东区局范围内除了同济大学、财经大学个别校区外,其他高校内的宿舍宽带基本用的是其他运营商的网络,你是怎么打开局面的?
刘勇:最先打开局面的是上理工,当时他们用的是友商的宽带。我接手校园业务后,试图在人际关系上突破,打感情牌。比如,学校有的老师的家庭宽带不好,我就上门去测试信号,帮忙解决,久而久之大家成了朋友,老师再介绍老师,我们和学校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刚开始,电信和上理工的合作只是拿几层楼做试点,试点结束后,学生感知非常好,校方对网络的评价是“相当稳定”“很满意”。试点结束后,校方问我们,暑假期间能不能完成140多栋楼的工程。说实话,时间非常紧,但我还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完成。施工时,我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守在上理工,最后,我们40天就完成了校方的要求,比约定时间还早,9月开学时,上海电信成功放号。这下,我们“一炮打响”,整个东区片区的学校都知道,上海电信40天完成了140栋楼的施工,牛!
记者:上理工的成果直接影响了其他院校的资源谈点及进驻吗?
刘勇:是的,上理工用了电信网络后,学生反映非常好,体育学院也动心了,说如果我们能在20天铺设管道,保证开学放号就与我们合作,最后我们15天就完成了管道铺设。看似简单,其实这个学校我们跟了两年,先前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对学校情况做了全面排摸,后续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渐渐地,上海电信在高校间有了口碑,老师之间也会相互推荐,进驻的学校越来越多。
带两个充电宝上班
“不好意思,你等我十分钟。”“不好意思,有个电话进来了,我先听一下”。刘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太忙!采访过程中,他的电话不停响起。他一天的电话有多少个?刘勇说,中午想翻早上的通话记录,已经找不到了。今年,复旦北苑23幢学生公寓的光网覆盖工程项目交予东区局建设。工程期间,是上海最热的时候,刘勇每天顶着40多度的高温天气来回奔波于单位和施工现场,随身携带2个充电宝,才能保持当天的手机通畅,双休日更是随时待命。
记者:复旦北苑学生宿舍区的23幢学生公寓是怎么谈下来的?
刘勇: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区局都给了我们很多支撑和帮助。今年6月,友商和校方的合约到期,这是个好机会,何况我们早就针对北苑学生宿舍区做过方案,此前我也一次次拜访过校区信息办、后勤、保卫、基建、校办等部门,校方对电信优质的解决方案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校方以招投标的形式重新选运营商,得知消息后,我们兵分三路,有人买标书、有人做标书,我去和校方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们终于中标了。
记者:要实现秋促放号,暑假前工程就得交付?
刘勇:是的,所以学生放假的时候就是我最忙的时候。8月,复旦北苑学生宿舍区光网覆盖工程正式启动,我是校方与施工方的总协调人,中间有什么事都要我沟通。有时候,有人说:“刘勇,你手机怎么总打不通。”之所以打不通,是因为正在通话中。施工的时候也是上海最热的时候,但施工必须穿戴整齐,特别是在女生宿舍,短袖都不行,必须长袖长裤,汗水浸透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出去走一圈,衣服就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