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如同化学药剂,产生的“化学反应”改变着传统事物,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比如在浦东软件园,园区内的一些路灯变得“聪明”起来,出现故障能够自动告警,能远程开灯关灯、调节亮度等等。又比如浦东的一些公交站牌,能够实时显示公交车运行到哪一站、到站还有多少时间,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贴着一张静态的线路图。还比如,一些居民家中的水表也变了样,居民每月用了多少水,数据能自行上传给自来水公司,水表自身的实时“健康状况”,自来水公司心里也是门清。
这些变化的发生,离不开浦东局在背后的推动。浦东局较早在物联网领域进行布局,在业务宣贯、后端支撑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等方面打牢基础,使得智慧路灯、智慧公交、智慧水表等物联网应用能够尽早“开花结果”。
■记者 钱立富
路灯、水表变“聪明”了
上周,上海市首批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路灯项目在浦东软件园内落地,这引发了各大媒体的关注。
之所以称之为智慧路灯,因为和以往路灯相比,它更加聪明。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或者在电脑上,能对这些路灯进行自由编组,可以控制哪一组灯亮起来,哪一组灯灭掉。而且可以选择灯光的亮度,是100%、80%亮度或是50%、30%亮度。甚至,智慧路灯也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自行调节亮度,比如在天暗的时候,亮度调高一些。以往,路灯可实现不了这样灵活、精确的操控,往往只是能开或关,光的亮度无法调节。
智慧路灯“聪明”之处不仅于此。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知晓智慧路灯的运行状况,比如电压、电流、功率、电量、开关状态等。如果智能路灯出了故障,也能主动报警,以便管理人员迅速定位故障并加以解决。这些都是“粗放豪爽”的传统路灯所无法做到的。在节能环保上,智慧路灯优势明显,近两个月的试运行数据显示,与园区原传统的路灯相比,智能路灯能够实现月节能减排 71%以上,单盏智能路灯节省费用0.18元/天,5.4元/月。
智慧路灯能顺利亮起来,离不开电信的NB-IoT物联网。浦东局和公司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从基础网络的实地部署、基站支持,到物联网卡的配套、硬件设备的测试环境等,基于网络端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参与其中,为推动该智能路灯项目的落地提供了保证。
和路灯一样变得聪明的,还有居民家中水表。浦东局技术总监肖晴告诉记者,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水表项目现在已经在浦东局范围展开试点,并将快速上规模。“我们和浦东一家自来水公司进行合作,他们已经为一些用户更换了带物联网模块的水表,我们现场测试网络信号,将水表连接上网。”对于这家自来水公司来说,应用物联网可以减少工作量,不用人工抄表就能知道居民的用水量,而且数据更实时、准确,同时也能实时知晓水表本身的“身体状况”。
与其他行业结了“亲家”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扩大了电信公司和用户的触点,“原先我们好多领域涉及不到,但是现在不一样。”肖晴说。
比如在水质监测方面,以前水务部门通过相应的设备来监测水质、流量情况,但是并不能获取实时数据,而是要人工定时去抽查。用上了物联网技术后,水质、流量等数据都可以实时上传,而且可以进行更精确的数据分析,进而做出更有效的对策。
还比如公交行业,以前貌似和电信公司没啥关系,如今在物联网的黏合下,关系也变得紧密起来,成了“亲家”。在浦东新区的张杨路、崮山路口,记者看到这里的公交站牌和传统公交站牌有着明显区别。传统的公交站牌,只标注了公交运行线路信息,而在这里的公交站牌,乘客可以了解更多的动态信息。在站牌上的公交线路图中,每个站点的上方都有一盏小小的指示灯,当公交车到达某站点时,指示灯红灯闪起,等候的乘客可以知晓公交车离自己还有几站路。在线路图旁边还有显示屏,上面会显示下班公交车预计到站的具体时间。
这里的公交站牌之所以能智慧起来,也是物联网技术使然。今年9月,浦东局在公司政企部和移互部的共同协作下,在浦东区域完成了基于智慧公交车站环境监测及应用调测。物联网有很多技术,比如NB-IoT、CAT1等等。智慧公交中用的是CAT1技术,因为它的数据传输速率比NB-IoT快,更适合智慧公交场景。
按照传统的有线接入方式,将每个公交站点连接上网,成本十分高。物联网的使用,则大大降低了规模商用的门槛,使得智慧公交普遍推广成为可能。目前上海公交站台有2万多个,物联网智慧公交第一批将在浦东区域进行3000个车站开展试点。
摸爬滚打中快速成长
智慧路灯、智慧水表、智慧公交、智慧井盖……浦东局已有众多物联网应用落地,将人们对物联网的愿景变成了现实。而这一切,和浦东局对物联网业务发展的高度重视、充分准备是密不可分的。
年初,浦东局确立了十项重点工作,发展新兴业务就是其中之一,以期做大窗口期价值。物联网业务是新兴业务的重要部分,所以年初时浦东局就成立了物联网专项拓展团队,由市场处和政企支撑中心组成,前后端联动,前端负责物联网业务的拓展和管理,后端负责物联网整体方案的一点支撑。区局对销售单位进行了物联网业务的重点宣贯,让市场一线人员了解电信的物联网有哪些特点、优点,同时结合客户所处的行业特点,让客户明白物联网能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变化和益处。在后端支撑方面,浦东局设置了物联网解决方案专员。因为物联网业务涉及内外部众多环节,比如涉及到外部的终端厂商、物联网模块厂商等,在内部涉及到核心网、物联网卡等方面。“后端支撑,是要把这些环节给串起来,一旦问题发生,支撑人员知道要协调哪些环节,从而最快地解决问题。”肖晴表示。
物联网是新兴领域,很多事情之前都没做过,摸爬滚打在所难免。浦东局也是在摸索中不断成长,在智慧路灯项目实施之初,大家发现指令下发后,智慧路灯没有及时反应,排查之后才了解原来是设备出厂时默认的省电模式在“作祟”。这如同一个人在睡觉时,没有看到“命令纸条”,当他醒来后才会去执行任务,但是这中间的时延会很长,无法对路灯进行实时、精确的操控。“这种省电模式适合智慧水表、井盖,但是用在智能路灯上不合适,所以我们后来将其模式进行了调整,路灯就变得灵敏了。”在肖晴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非常重要,这对今后物联网业务的发展会起到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