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海电信打响了秋促第一枪。一个月间,几乎每一所大学校园里都留下了电信人的身影。
每一年的开学季,上海电信人都如此度过,为秋促说哑了嗓子、晒黑了皮肤、熬红了眼睛。
每一年的开学季,上海电信人都如此倾情,为秋促满怀激情、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秋促虐我千百遍,我却待它如初恋。
秋促回来,丈母娘都不认识我了
口述者:刘丰恺(莘闵局浦江分局秋促人员)
秋促的热烈,就像9月的太阳一般。每年秋促结束,肤色都会成为一把尺子,衡量你的卖力程度。今年我算是铆足了劲,以致于秋促回来,黑得连未来丈母娘都不认识我了,手表取下来,白色的手表印清晰可见。有的同事穿了洞洞鞋,脱下鞋子,脚面留下了妙不可言的波点。
别看我长着一张老成的脸,其实我三年前才大学毕业进了莘闵局。今年,交大校园销售竞赛如期举行,我作为队长带领我们分局的一个参赛队伍,一开始,感觉今年区局下达的指标太艰难,能完成一半就很不错了,瞬间感觉肩膀上的担子重了。天蒙蒙亮就赶着出门,生怕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出现任何意外,每天最后一个离开,生怕第二天少了物料没法开张。但没想到的是,在已有校园网只能发展C网用户的交大老闵行校区,却遇到了大量人流,最终我们团队拿下了冠军。
要问我们这个“网红摊位”是如何炼成的,有一个诀窍是通用的,排队的人越多,越有人来光顾。第一天,我们电信的摊位光顾者甚少,反倒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利用不限流量套餐实打实的优惠厚积薄发,到第三天的时候,我们的摊位倒成了“网红”。
有个幸运的意外是,有一天,我们摊位上烧坏了一个拖线板,电脑都撑不住了。大伙儿急中生智,把同事的比亚迪电动汽车开到摊位旁边,然后用车子自带的拖线板向外供电,这一怪异的举动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我看来,秋促的成绩如何,没有太多技巧可言,最重要的六个字是“在拒绝中成长”。派发单页学生不愿意看,那我们就做成扇子,果然,学生会自己主动过来要;有些业务在摊位上无法受理,需要将学生引导到校园店,一开始学生都嫌麻烦,于是我们准备了很多校园地图,果然,正好切中了新生不熟悉路的需求。校园里没有熟客,看到一个就要抓住一个,客户都是从拒绝中来的。
秋促期间,和女朋友约会少了,女朋友也是莘闵局的,那些日子我俩都投身于校园营销了。身在不同分局,我们却意外地在同一个摊位工作了一天,但连话都没好好说上一句。中午吃饭时,我俩打趣说:“在工作中约会,在约会中工作,应该会成为我们以后的常态。”
秋促虐我千百遍,我却待它如初恋。(记者 孙妍)
我将婚期推迟了一个月
口述者:谢佳彬(浦东局张江分局秋促人员)
我的9月充满了戏剧性!
原本打算今年9月走进婚姻殿堂,在金色的秋天上演人生最炫目的一场大戏,但因校园营销的缘故,我将婚期推迟了一个月。
早前听说今年的校园营销可能不会如往年一样设摊,所以我和女友就将日子选定在9月,酒店、司仪、婚庆策划和对亲友的邀请都已办妥,但后来又接到通知说正常设摊。根据以往的经验,9月肯定最忙,所以我和女友商定,将日子延后一个月,很庆幸她非常理解。
4年前,我从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电信工作,2014年8月调到张江分局,现在是张江分局的政企小CEO,全权负责校园营销的一切事务。
自从确定设摊之后,我的生活便忙碌起来,张江分局的校园秋促涉及6大高校,包括上海海关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中国美院张江分校和上海科技大学,前期布设站点时,我跑上跑下地跟这6所学校的学生处和后勤部等部门沟通,商定设摊日期和时间、设摊规模以及宣传电信新的套餐。
8月28日,上海中医药大学迎来今年的第一场校园营销活动,我和团队成员开始进入紧张的节奏,设摊、宣传、引流、签单,持续了一周的校园秋促在9月3日达到高潮,当天,上海海关学院、复旦张江校区和上海科技大学同时迎新,压力不谓不小。
当天早上6点,我就来到海关学院,其他秋促团队也来到各自的站点,摆放物料、搭建摊位、张贴海报并提前熟悉校园的环境。作为秋促负责人,我要协调好一切现场出现的问题,那天,上海科技大学就发生了一个紧急事件:几十个在前置营销中下单的学生,由于当时的网络限制无法现场进行实名制认证,学生们都拥挤在摊位前窃窃私语。我立即决定让几个团队成员开车将他们从学校送到最近的校园店进行系统认证。
那天天气很热,我们“专车小组”的三个人开私家车来回接送这群学生,一共有60人左右,每次开车乘坐4个人,3辆车,一共来回跑了5趟,最后学生们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他们也很感激我们,还说会推荐同学们来办电信的业务,我想这就是口碑效应吧。
那天由于学生、家长很多,我们在3所学校的食堂、宿舍门口、学校大门、教育超市等重要通道都设置了人流拦截点,安排工作人员发传单、做引导,我则会定时到各个点看一看,关注下同事的情况,是不是热、饮用水够不够等,也要看看现场的人流量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保证在人流密集处进行宣传。那天,我顶着大太阳在3所学校来回奔波,我记得那天的微信记步达到20000多步,有十几公里的路程。
整个秋促期间,我和团队成员都在繁忙中度过。我们分局的一个客户经理罗亮,妻子已经到了预产期住进了医院,可他依旧坚守在校园,下班之后才披星戴月地赶赴医院陪老婆,被同事称为敬业爱家的好男人。
现在,校园营销已经结束,我们也圆满完成了预期指标。现在我就等着10月14日这一天的到来,那一天,我将迎娶我的新娘子了。(记者 汪建君)
揣着润喉糖和主持稿去秋促
口述者:谢盛婷(奉贤局青村分局秋促人员)
我是奉贤局青村分局里最年轻的新兵,今年是我参加秋促的第二个年头。在秋促现场,我就像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我,我就把自己“拧”上去。
去年,我还是新进大学生,整整一个月时间,我几乎跑遍了奉贤局所辖的所有院校,每天出门时爸妈还在安睡,每天回家时爸妈也已经入睡,双休日更是见不到我的影子,我就这样“人间蒸发”了一个月。到头来,换来爸妈一句:“年轻人就应该多干活”,那一瞬间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在华东理工大学秋促现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一早,我就顶在了设置数据路由器的岗位上,由于帐篷不够,我们的摊位暴露在太阳底下,到中午的时候,黑色的鼠标被晒得烫手,整个后背都火烧火燎,一天下来就黑了好几个色度。头疼的是,还碰到不少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跑来反映路由器不能用,“这个不能用,不要了”,热到烦躁的太阳也让学生的情绪激动起来。我拿出自己的矿泉水发给学生,稍稍安抚他们的情绪,然后急忙打电话向校方求助,原来学生宿舍很多老旧的网络端口都不能用了,唯一有用的却藏在了书桌底下,需要搬开书桌才能发现。一通电话后,问题解决了。
比起友商直接抢学生的“激进策略”,我更喜欢发动“温柔策略”。作为刚毕业的学姐,跟大学生交流起来并没有什么障碍,遇到女生,我就会从追剧不怕卡顿打开话匣子,遇到男生,我就会从打游戏不怕坑队友打开话匣子。当他们听到友商也有不限流量套餐,开始两眼放光时,就得立马点出电信的不同之处,“我们的不限量套餐出了校门还能用,而且对寒暑假也没有限制”。
对于大学生来说,新奇的玩意儿一般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今年我们就把自助终端搬来了现场,这部机器支持活体认证,做人脸识别时要求用户张嘴、抬头,一下子就会引起围观。对于每个学校的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上师大女生多,她们可能对路由器设置一窍不通,就需要多配备人员帮忙上门设置。
今年,由于秋促期间还要参加公司员工文化艺术节的主持人大赛,我就把模拟主持稿揣在口袋里,趁着空闲看上两眼,还临时和同事搭了一个朗诵节目。每天要重复介绍上百遍的套餐,嗓子的负担很重,吸取了去年“失声”的经历,我今年便在口袋里揣了润喉糖,生怕耽误了比赛。在如此匆忙的备战情况下,我拿到了主持人大赛的十佳选手,不过也是侥幸,多亏了在学校主持人协会积累下的经验。
尽管秋促很辛苦,但一回到校园,看到青春洋溢的学弟学妹们,我都会满血复活。(记者 孙妍)
带着5名新进大学生一起秋促
口述者:单晨波(嘉定局秋促人员)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与秋促。还记得我2015年大学刚毕业进入电信时候,那年的秋促就是我第一项重要工作。前两年,我以一个新进大学生的姿态加入秋促中,今年1月,我调到了区局前端销售支撑中心,今年秋促我也是第一次以一个算是管理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肩上的担子明显加重了。
8月31日和9月1日两天,我们在同济大学打响了嘉定局的秋促第一枪。今年我们嘉定局新进了5名大学生,我跟他们年纪相近,秋促期间基本都是我带着他们。每天清晨我们会约好7点半到区局或是某个地铁站集合,然后我开车带他们一起去秋促校园。秋促期间有一段时候,上海的风特别大,雨水也多。天刚放晴,忽然又刮起了风,又突然下雨,所有的气象都要在一天内上演完似的。风特别大的时候,宣传材料、旗子、遮阳伞等物品,都特别容易被吹走。我就只好留在帐篷内,人工撑着遮阳伞,跟蘑菇一样,为了防止伞砸到人,只能这样,刮大风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保证遮阳伞有人在管理。
有一次,风吹得特别大,宣传单被吹得到处都是,秋天的叶子还没有落下来,宣传单就这样先飘走了。我跟5名新进大学生都赶紧去捡宣传单,追来追去的,有时候刚要拿到,一阵风又吹走了。风不停,我们的脚步也不会停。后来我听那些新进大学说“印宣传单好贵的,还好都捡回来了。”我仿佛看到两年前的自己,那时候自己看见宣传单丢了去捡的时候,心里想的也是印刷宣传单应该很贵,不能随便浪费。不过两年后,当我再拾起被风吹过的宣传单时,我心里想的已经变成了不能让宣传单成为校园垃圾,影响我们电信的形象。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生阶段,真的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成长吧。
起风的时候,雨也容易跟着下起来,一阵一阵的,跟一阵一阵来办理业务的学生一样。天空阴晴不定,人流也时涨时散,有个学生去办理业务的时候,雨水还躲在云层的后头,等学生办完,雨水就跟电信无限流量一样向他袭来。学生刚办好不限流量套餐的好心情就这样被雨水一点点冲散,我见了不忍心,就让我的同事为他撑伞把他送了回去。现在做这些事,不单是心里感到高兴,也觉得这是在提升我们电信的形象。想法真的变化挺大的,以前想做好一颗螺丝,现在要想如何拧好下一颗螺丝了。
在上海大学的时候,很多办理了我们电信业务套餐的女生都不会设置路由器,我就让新进的男大学生去帮忙。结果他去了好几个小时,后来我才知道他进去帮一个女生设置完成之后,又有另一个宿舍的女生喊他去帮忙。一口一个“电信小哥哥”地叫,他也便义不容辞地为女生们设置路由器,一直忙到了下午两点多才有时间去吃饭。这还没完,因为还是有很多女生不会设置路由器,下午我们又有一位新进大学生自告奋勇去帮忙,下午两点多去的,一直忙到了五点多。看着这些新进大学生充满干劲不怕吃苦,我也好像回到了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浑身朝气。 (记者 丁晓东)
3000个复旦医学院学生搬回来了
口述者:丁炯(南区局汾阳分局秋促人员)
说是秋促,其实今年7月份时候,我就已经投入到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夏促”中了。复旦大学医学院由于学校重新修建的缘故,学生都在其他地方暂住。说是暂住,其实也有三年了,所以今年7月复旦医学院的学生搬回来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当然也是个挑战。
2014年,电信已经和复旦大学医学院校方达成合作,校内的固网宽带和WiFi由电信独家建设,三年内我们也一直在和校方保持联系,为的就是等学生回来这一天。但即使面对的竞争相对减少,秋促一开始我们也面临许多难题。最大的困难就是7月份根本不是秋促的“主战时间”,公司的秋促资源没有完全准备好,那时候我们办理一单业务需要15分钟时间。为了保证学生尽快办理成功,白天我们在学校卖力宣传之后,晚上办理业务的人员还经常加班到23点以后。城市的灯都熄灭了,营业厅还是灯火通明。
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是7月2日到12日陆续搬回学校的,总共有3000新生,每天大约有300人左右。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生,我们在学校的教育超市里设摊了15天,每天上午8点设摊,下午18点收摊。这15天里我全程参与,虽然没有休息日,但这时候去拼搏一次,整个人仿佛都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学生们早上来到学校,一般都会打扫卫生或者在校内走走,中午和晚上的时候才是办理业务高峰期。为了确保电信的宣传落实到每一个角落,我们给每个宿舍都发放了宣传单。因为三年来我一直跟着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业务,可以说它就像是我的一个孩子,如今看到这个孩子成长了,心里特别高兴。
结束了7月份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秋促工作后,9月初我们终于跟随大部队一起加入到了秋促主战场中。除了复旦医学院,我所在的汾阳分局还负责上海音乐学院、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秋促。这次秋促用上了新式受理武器,我们办理一单业务大概只需要2分钟,跟之前的15分钟相比,真的只能用两个字概括——“幸福”。虽然办理业务速度提升了,但我们还是忙得不可开交,经常忙到没有时间吃午饭。有时候听着来办理业务的学生讨论着刚刚吃过的午饭的美味,我心里的馋虫都犯了。
今年我们主推的不限流量套餐非常受欢迎,许多学校的保安、食堂阿姨、老师想找我们办理校园手机卡,这是以往从没有过的现象。但由于规定27岁以上的人士不能办理,我们也只能委婉回绝了。这也证明了电信今年推出的套餐确实很优惠,保持这个势头下去,在以后的秋促过程中我们也有信心。在医科大办理业务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位硕博连读的学生已经到了27岁的年龄,所以他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平台一直提示订单无法生成,可是这位学生坚持要求办理我们电信的业务,而我也想出个“偏”主意,让他用他同学的身份证帮忙办理了一张电信手机卡。 (记者 丁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