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公司副总经理周益平,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常朝晖一行来到位于丁香路和信息园区的CRM项目组办公驻地,看望和慰问正在为CRM重构工作奋战的员工,对大家的辛勤付出、努力工作表示感谢,鼓励大家继续做好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5月初,新CRM系统在崇明局南门营业厅的成功“首秀”,并没有让CRM重构项目组成员放慢脚步。大家丝毫不敢放松,为接下来新CRM系统的全市推广试点成果乃至最后的全面上线做好准备。
为了完成好这项公司重点工作,大家贡献智慧和努力,挥洒着汗水,付出了许多:有的人为了一项功能的上线,三天三夜没有回家;有的人为了节省路途时间,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有的在电信工作了数十年的老员工,精力像小伙子一样旺盛,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大家伙如此之拼,是因为对CRM重构工作倾注了太多感情,有的员工在为新出生的宝宝取名时,名字的首写拼音字母组合就是“CRM”。
迎接“大考”的到来
这段时间,最让家长们关心的,无疑就是高考。对于CRM重构项目组来说,“高考”也将来到。
走在丁香路和信息园区CRM重构项目组的办公楼内,浓烈的临战气氛扑面而来,在两处办公地点的显眼位置处,都挂着倒计时的牌子:距离全市推广试点成果还有××天。
今年5月6日,新CRM系统在崇明局南门营业厅率先试点上线,甫一亮相,就受到营业员们的青睐,称赞新系统直观、方便、易懂、高效、智慧。目前,新CRM系统已经在崇明所有专营营业厅上线,“总体情况还不错,我们也在不断发现问题排除问题,都比较有序。”企信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孚说道,他在项目组中承担重任,要协调技术开发的各个专业组,推动工作顺利向前。
新系统在崇明局顺利试点上线,只是首考,接下来项目组还将迎接重要的考试。6月底7月初,新CRM系统会在全市推广试点成果,随后将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用户规模大的主要产品和业务都会纳入新系统。在年底之前,会将之前没有纳入进新系统的“长尾”产品录入进来。
所以,这段时间CRM重构项目组是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确保试点上线的系统平稳运行,修复各类BUG和数据,另一方面要将数百项增量需求接入新系统,“大家都非常忙。”陈孚说道。
宝宝名字首字母就取CRM
在项目组,加班加点实属平常事,几天不着家也是大有人在。
人称老周的企信部周维敏,在电信工作了二十多年,作为维护服务团队的队长,一直战斗在IT服务保障第一线,是众人心目中的“知识库”“问不倒”。为了确保新CRM系统5月6日在崇明南门营业厅试点上线,老周提前三天就来到崇明,一直驻扎在营业厅。那几天,老周忙得不可开交,为营业员指导新系统受理,现场解决各类故障,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
理想公司的邬来军是项目组里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作为公司的云专家,邬来军承担了多项上海电信和集团的核心IT系统研发和建设,是项目组的技术带头人。同时,邬来军还承担着项目经理的重任,兼顾协调管理团队的各项工作,确保团队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企信部高级业务分析师方晟是项目组中的需求大总管,受理引擎作为CRM重构中核心引擎,涉及到与各引擎、外围系统的交互,所承担的重构内容极为复杂与重要,方晟和大伙儿经常处于996工作状态,讨论需求布置、管控开发进展、解决各类故障问题。
理想公司的曹宇星在项目组中负责政企门户板块,他家住宝山,上班地点在信息园区,每次上下班都要横穿整个上海。每天早上5点多他就从家中出发,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去。为了确保政企门户板块的上线,他三天都没回去。曹宇星的宝宝去年10月出生,为了镌刻这些奋斗拼搏的日子,他给宝宝起的名字中,每个字的首拼音拼在一起就是CRM。
年轻人的“大舞台”
人才队伍建设是CRM重构的另一重要目标。在CRM重构过程中,项目组注重培养年轻人,通过师徒带教“以战代练”,让从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有机会深度参与项目实施,在“实战”中摸爬滚打,不断提升个人能力。2015年进入电信的程怡宁就担任了营销资源引擎组的组长,与程怡宁同时进入电信的沈崮则承担了基础引擎的重任。
团队中一些90后的刻苦专研、不怕困难的表现,让不少人瞩目。有的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家住得非常远,为了不影响工作,干脆就在园区租了房子。
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师傅们手把手地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业务,然后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排除问题。现在,一些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脚。企信部的石奇和童承权都是2017年进入电信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两人都成长迅速,石奇跟着老师一起,完成监控平台和集团北向接口主体功能开发,童承权在之前营销资源割接时也出了不少力,肯下功夫学习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平台组团队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