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崇明路1号甲的小白楼是公司的“网红地”,想做政务云项目的区局都会来这里“打卡”,因为上海电信政务云联合运营中心“藏”在这里,从事政务云研究与方案设计的技术专家集结在这里,信息网络部的华静就是其中一位。f
毕业于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在电信工作17年,华静通过聚焦大城市电子政务云发展需求,带领团队完成了新一代全栈安全智能化电子政务云架构研究项目及规模化应用,基于该项目成果建设的上海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已经成为全国电子政务标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智慧城市的弄潮儿
“市政务云项目举公司之力,我们三次集结,三次闭门研讨,最长的一次集结近一个月,最终一举拿下,之后各区局的政务云项目纷至沓来。”近几年,华静成绩斐然,全球首个双高可用性政务云、国内最大的省级政务云都有他的身影。在忙碌的工作中找点乐趣,他写下一首打油诗:项目,满满一页,但每个中标都值得赞颂千篇;驻点,东南西北,出征屈指又是一年;收入,上下千万,却偏要说出瞬间。
17年的光阴把一个年轻小伙磨砺成能征敢战的技术专家,华静将其总结为“机遇”。“我碰上了好时代,从IP网络大发展到大数据云数联动,从以网为本到以云为本,信息化技术变革一日千里,我们不能输给这个时代,要持续学习应变。”华静说,当IP通信给行业带来革命时,他以为自己只会干这一件事,没想到几年后又碰上SDN这一新型网络架构,而随着上海电信宽带内部的调整,华静所在的部门一部分技术人员划到了NOC,华静则继续留在信息网络部,一度有过孤独感。
当云计算悄然降临,华静敏锐地抓住机遇。2010年,上海电信在世博会期间推出了上海第一台云主机,华静便是项目成员。当时,基于云计算平台的IT基础设施租用服务,通过云计算关键技术动态地调配各种资源,提供给政企客户的方式还很新鲜。在第一台云主机落地世博会后,2014年,华静又参与了国内第一朵金融云的打造,让台湾一家银行如愿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分行。
始终在政务云第一线
“经历过第一台云主机和第一朵金融云,随后参与市政务云,在成功拿下市政务云之后,各区政府的政务云就纷至沓来。”华静说。市政务云在2017年是上海市政府几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信息化项目,公司专门从信网部、理想公司、NOC抽调人员组成专家团队。此后,华静又带领工作室完成了嘉定区、浦东新区、长宁区、宝山区、黄浦区等电子政务云平台以及浦东新区教育云、崇明区卫生云等项目,在助力上海市和各区政府、教育、医疗等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也为政府部门节约了上亿元政府信息化建设运维成本。
技术专家的驾轻就熟,往往要经历上千次的摸爬滚打。这两年,华静几乎跑遍了所有区局,坚持在投标一线已成了华静的习惯。“最难忘的是长宁区政务云,竞争很激烈。当时恰逢国庆节,大家放弃长假,不断设计新方案,反复修改,好几次都忙到深夜。”华静说。最终,西区局成功中标长宁区政务云。
值得一提的是,市区两级政务云业务的发展,让公司在信息化竞争格局中确立了龙头优势,始终保持上海地区市场份额第一。
“黑猫警长”的“云网融合”
工作中的辛苦在华静口中被一扫而过,乐观且随时准备投入新战斗是他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从他的微信头像中亦可探知一二:一只成年黑猫警长带着一只小黑猫,旁边是位摩登女郎的卡通形象。
“以前只是黑猫警长,生了儿子后,便又加了只小黑猫。”华静说,他的妻子在NOC工作,两人因工作相识。妻子戏称,两人的经历像“云网融合”,而华静的儿子在通信父母的熏陶下,思路也异于常人。一次,华静教儿子读书,儿子看到陆游的名字脱口而出“路由器”。
黑猫警长机智勇敢,率领警士痛歼搬仓鼠,侦破螳螂案。正如华静,带领团队拿下一个又一个项目,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对华静而言,工作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使命的驱使,工匠精神是一种实践积累,通过扎根基层单位接应一线业务部门的需求,在实践中证明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