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电信来说,松江局曾是一个传奇,2011年之前连续十年领跑各区局,创造了辉煌历史。在历经了数年的蛰伏期后,近年来松江局正再次迎来收获的季节,“松江人”惊喜地发现,过去的那股子精气神又回来了,不畏业务竞争的勇气又回来了,争第一、创一流的干劲更是鼓舞着员工再创佳绩。
近日,喜讯从集团公司传来,松江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建华获得2018年“最佳增长地市分公司总经理”荣誉,黄建华说:“松江局的成绩只是整个上海电信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得益于公司发展的势和态,许多兄弟单位都获得了快速发展,而松江局则代表公司摘得了这项荣誉。”
按照集团规则,这是直辖市公司第一次参评该奖项,松江局首次参与即成为直辖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唯一得奖的地市单元。沉甸甸的奖项背后,松江局是如何实现“王者归来”的?本报记者带你走进新时代转型期的“新松江局”。
继承光荣、守土有责
有旗必夺、战之必胜
敢于担当、勇于突破
精于品质、忠于事业
幸福和谐、各方认同
争创一流、永争第一
——新松江精神
“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日子不再了”
文章开头64个字的新松江精神,是松江局在2016年提出的。黄建华表示,“新松江精神”脱胎于中国电信和上海电信的企业文化土壤,与老松江精神一脉相承,是对公司倡导的“三气”要求的具体实践,如今已成为指引松江局全体员工奔发展的精神和文化内核。松江局老局长殷雄也对“新松江精神”交口称赞。
提起松江局,很多公司老员工都会联想到“模范”“标杆”等字眼。但对于松江局员工自身来说,这些年来却经历了一段压力巨大的转型期。
黄建华回忆,自己2014年底来到松江局,当时的行业大环境是“686号文”正式取消,市场竞争陡然加剧,巨大的业务冲击和发展落差之下,松江局从传统的“优等生”一下子落到了公司内的第三、第四梯队,如何应对竞争成为摆在松江局面前的第一要务。
黄建华告诫所有人,“不能再习惯于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舒服日子!”他意识到,对松江局全体300多名员工来说,重塑信心尤为可贵,而要让全体员工有信心,那就必须从区局领导班子自身做起。
领导班子全要“跑业务”
黄建华一直强调一条工作理念,那就是要将高质量党建引领生产力放在最最重要的首要位置。
在送黄建华赴松江上任的时候,公司总经理马益民曾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做好工作首先要做一个“透明人”。高质量党建首先要抓住“关键少数”,“透明人”的要求其实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一心为公。黄建华也以此要求松江局的新班子拿出新形象,“全体区局领导围绕一个目标努力奋斗,团结和谐,做事情公正、公平、公开,经得起员工的评论。每任用一名干部、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放在阳光下,这样才能建立起广大员工对领导班子的信任,才能让大伙儿信服。”
“在松江局,班子领导是不分前端、后端的,全部都要跑业务,每位局领导班子成员都会督战各自的工作。”黄建华介绍,例如班子成员王建国,按说今年就要退休了,但“建国总反而承担着更重的工作任务,他利用自己的多年积累,冲在项目攻坚第一线,工作热情比年轻人都高。”黄建华动情地说道,甚至退休多年的老领导殷雄,为松江局的发展也不含糊,一个电话就冲在了一线,为区局项目牵线搭桥。
一心为公,也体现在关爱员工上。松江局21楼的局领导办公室已经20年没有装修过,但松江局却把仅有的资金全部用在基层员工办公室的改造上,如松江局本部员工的办公室已经完成了互联网化改造,更合理的布局、更高效的协同氛围、更美观明亮的环境,让员工有了一个更舒适的工作场所。一栋办公楼,两种截然不同的新旧环境,让人仿佛穿越时代,却紧紧联系起班子和员工的心。
黄建华坚信,只有松江局的领导队伍让员工信得过了,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在区局内创造出“干事、创业”的激情工作氛围。
他们是最暖心、最可爱的人
“风里、雨里、雪里,始终和你在一起,曾经赢得的温暖记心头……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再出发!”
这是黄建华于2018年2月1日发送的一条微信朋友圈,配图是松江局装维人员顶着大雪坚守工作一线的照片。当时恰逢大雪天气,黄建华吩咐相关条线管理人员,由于天气条件恶劣,营维人员不要加班,都早些回去休息。结果直到晚上9:30分,营维人员还坚持在雪中为用户排障服务。
黄建华说,每次看到同事在易信群中分享类似的照片,自己都会很感动。新城分局员工直到晚上10点还守在用户家门口,等待用户回家办理业务;乐都路营业厅周日晚上还在加班,准备下一周的营销活动;在小昆山,营维人员扫楼时见义勇为,从火灾中就下两条活生生的生命。
“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现在松江局员工激情四溢。”黄建华介绍,松江局近年来向全体员工提出了“四有”精神,要让所有人“上班有乐趣、工作有作为,各方有认同、努力有空间”,这是松江局员工全新面貌的体现,能实实在在体现员工的需求,并为大家创造更有价值感的职业发展空间。
政企中心“不养人”
如果说公客市场的任务是“保存”,那么政企市场当仁不让就该承担起“激增”的重任。黄建华分析,2014年以前,松江局政企和公客发展比率并不够合理,政企市场份额占比明显偏小,不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大环境,发力政企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穷则思变”是黄建华送给自己的关键词,正因为对政企市场报以重大期望,所以松江局也敢于第一个对政企管理模式“动脑子”,并提出了“推拉机制”等非常有竞争性的政企经理管理机制,盘活了整个政企大盘子。
年,其实是近年来政企业务最困难的一年,由于没有平安城市的收入增量,可以说,所有政企收入都是一分一厘做出来的。”黄建华介绍,松江局与松江产业结构转型同脉搏,从制造业入手,成立制造业中心,成立G60项目组,对接松江G60科创走廊的百亿级项目,持续跟踪、承接、服务、竞争,该举措为三大运营商中首创,获得了松江区领导的肯定。
根据政企业务特点,松江局要求每一个政企经理都具备很高的素质和能力,要让松江局其他员工提起政企中心,都能竖起大拇指,称赞“这里同事都是好样的”。根据“推拉机制”,松江局对业绩出色的政企经理给予激励倾斜,同时加大对表现落后客户经理的淘汰力度。黄建华对松江局政企中心的定位是“尖刀连”,是要来之能战的精英部队,政企中心不养人,每一位政企经理都要能够独当一面,堪称一块“压舱石”。
2018年,松江局政企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比4年前提升了整整8个百分点,松江局业务结构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战略成果,更关键的是,松江局政企业务已经抛开了过去对于政府的依赖性,走上了多元化健康发展的道路。
像卖宽带那样销售ICT
长期以来,新兴业务一直是松江局政企业务中的一块空白。分局员工中甚至还闹过笑话,将“ICT”说成“ITC”,面对这样的现状,黄建华提出要实现ICT业务“会走路”到“能奔跑”的质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松江局为每个分局都下了一条“红线”,如果分局全年没有销售一单ICT业务,那么则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该分局所有“评优”的资格,用黄建华的话来说,“这是逼着大家学会做ICT”。
让全松江甚至上海市老百姓熟知的,是智慧广富林文化遗址和泰晤士小镇美丽家园两大ICT项目。特别是泰晤士小镇美丽家园项目中运用了无人机航拍、3F实景建模、物联网感知、视频结构化分析等大量的智慧应用,成为智慧应用最丰富的样板工程,远超其他运营商同类项目,成为不少外地考察团前来松江必看的智慧基地。松江区政法委书记张益弟实地参观后,连说三个意想不到:“站位之高意想不到,力度之大意想不到,效果之好意想不到。”
“如果有一天,咱们的分局客户经理能像销售宽带那样熟练地经营ICT业务,那么我们的ICT业务应该就实现了‘能奔跑’的目标。”黄建华说。
梦想“再创辉煌”
从公客,到政企,再到新兴业务;从领导班子,到中层干部,再到基层员工,松江局一系列转型举措“大象起舞”的背后,是管理者的担当和作为、一线员工的信心和信任。
经过近5年的努力拼搏,近两年来,松江局接连收获收入份额贡献奖金奖、收入突破贡献奖、政企增量收入贡献奖金奖、宽带发展奖金奖、社会渠道拓展优胜奖金奖、营维渠道销售贡献奖金奖、美丽家园金奖、集团“翼起跨跃”宽带突破奖等众多奖项,市场处、营维中心、渠道中心、政企中心等各个发展单元几乎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
面对成绩和荣誉,黄建华常常用“行百里者半九十”告诫自己和团队,虽然看上去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松江局上下的共同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现在依然是松江局转型的关键期,依然要对各项工作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重视态度,“我们的政企新兴业务能力、云改工程、物联网……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我们离转型为面向5G、移动互联网的现代化公司还有不小的距离。”
对于未来,黄建华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能为松江局打造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铁军,另一个则是实现新时代的新的光荣!”松江局,正奔跑在追梦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