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电话,排队;打长途,排队;买大哥大,排队……
一张张旧照片、一幕幕老场景,勾起了大家对于往昔的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的通信生活是艰辛的,“电话装不上、打不通、听不清”成为社会突出矛盾,甚至有人抱怨,在上海打个越洋长途,还不如去趟东京、香港。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当时通信发展水平落后,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通信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通信的方针政策,加之不断创新采用新技术,一代一代电信人辛勤付出,推动通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落后走向领先。
严重落后,电话很难打也很难装
当年,电话难打难装是怎样的情形?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
当时有句流行的顺口溜:“打市话拨痛了手指,打长途喊哑了嗓子!”因为以前的电话机是拨盘式的,拨个1还好一些,要是拨个9、拨个0,得得得得,要拨一大圈呢,一天下来,手指肿得像胡萝卜了。一些企业还设置专人负责拨打电话,早上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摘下电话听筒等拨号音,有时候等半个小时都等不到,等拨号音来了,就赶紧叫厂长过来打电话。
打长途电话更是一场“漫漫长征路”。那个时候,横浜桥长途局营业厅、四川路桥邮政营业厅、南京东路电报局营业厅堪称是上海三大最热闹的地方,每天都挤满了打长途电话的市民。当时打长途电话需要排队,运气好的用户也要排半天队。不少人为了排队打上电话,尿急了也不敢上厕所,肚子饿了也不敢出去吃东西,就怕错过了回电再重新排队。
打国际长途同样困难,有外商抱怨,在上海打个越洋长途,还不如特地去趟东京、香港。因为通信不畅影响外商来沪投资,在当时并不是个案。
不仅是打电话难,装电话也难。那时,有一个具有“上海特色的名词”——“电话待装户”,很多申请了却装不上电话的人,规模庞大,最多时超过60万户。
难装、难打,之所以存在这一系列的难,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通信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从1978年的数字来看,当时上海的电话普及率是每百人1.7部,同期华盛顿的电话普及率是145.8部/百人,巴黎是105.9部/百人。即使到了1985年,差距仍然非常悬殊,当时上海的电话普及率是3.1部/百人,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城市,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2部/百人。
东风吹来,程控上马开启新征程
“经济要发展,通信必须先行”,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思想确立起来,相应机制的调整、推进政策的出台,为通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上海通信建设领导小组,这是我国邮电管理体制发展过程中的创举。领导小组作为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协调机构,把国家关于发展通信建设的方针政策一竿子插到底,将政策转化为生产力,使上海的通信建设获得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持。
各项推进通信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出台的初装费政策,为上海的电话发展提供了启动资金,为后来上海通信大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除了政策,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也依靠技术的进步,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程控交换技术的引入。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电话交换技术的应用上打破国际惯例,大胆引进并推广使用了当时世界上刚刚开始商用的TDM程控交换机,为国内通信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过程中,考验着通信人的智慧、眼光和勇气。上世纪80年代初,邮电部同意上海引进10万线程控交换设备,但当时程控交换机的制式有不少,有的国家只愿意卖设备不愿意转让技术,而比利时的贝尔S1240交换机可以在购买设备后转让技术,但它的价格较高,技术虽先进但不太成熟。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当时上海采用了能引进生产线和核心技术的贝尔S1240。贝尔S1240交换机首先在泰兴路分局安装试用,顶着强大的压力,技术人员经过一个月日夜奋战,终于攻克难关,让设备顺利运行。S1240交换机的投入使用,提高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而后富士通F150交换机也得到广泛使用,对推动我国电话事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以超凡的勇气、精准的眼光,国内及上海通信业“三步并成一步走,一步到位上程控”,开始迈上了高起点、大跨越的征程。
展翅高飞,每一步都在改写未来
背负压力,奋起直追,到了1990年,上海通信紧张状况开始得到缓解,到了20世纪末,上海通信业已经从根本上扭转了被动局面,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列。
进入新世纪,上海通信业更是展翅高飞,踏准每一次节拍,走在了最前沿,从引领国内,到领跑世界,为用户提供更快更好的网络服务,也让城市变得更加智慧。
每一次超越,都在改写未来。从铜缆宽带到光纤宽带,从百兆到千兆,每一步升级上海都是早早迈出步伐,引领着宽带发展的潮流。2000年,上海电信商用ADSL宽带,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城域规模发展ADSL宽带的城市。2009年,上海电信率先实行光网改造,全国首个城域规模“城市光网”正式诞生。2018年10月,上海电信千兆网络覆盖申城近2万个小区,覆盖1000万家庭,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成为全球“千兆第一城”。
在5G发展方面,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第一阵营,上海则处于最前沿。2018年5月,国内首个基于5G测试网络的8K视频应用平台“5G+8K试验网”正式首发,由上海电信与上海文广联手打造。与此同时,由上海电信和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共同建设的全国首个“5G示范商务区”正式启动。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进博会上,上海电信联合上海文广实现了用5G直播进博会,上海电信成为首个提供5G网络直播进博会的运营商。
在物联网方面,中国电信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NB-IoT窄带物联网络,而在上海,众多的物联网应用已经落地,比如智慧路灯、智慧公交、智慧水务等。
经历了落后、追赶阶段之后,上海通信业与全球领先水平处于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
变换的是速度,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电信人的奉献、拼搏精神。
在电话大发展时代,曾有新婚不久的技术人员让妻子“独守空房”,七天七夜不回家,呆在机房里检查线路、排除故障,在当时邮电部的检查考核中获得了满分的成绩;曾有年轻的妈妈因为挂念新上来的程控设备,休息日带着未断奶的孩子在机房里加班;曾有一线人员坐在施工现场吃着午饭,就为了省下路途上的时间,为用户尽早开通电话线路……
现在也是如此,为了打造“千兆第一城”,800多天,每天凌晨都有电信人在割接;为了给进博会提供顶级通信保障,2600多人不分昼夜在拼搏,有的员工甚至在3个月时间里才见过一次刚满周岁的孩子。
上海通信业的飞速发展,是因为有给力政策的支撑,有先进技术的驱动,更有电信人的奉献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