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何人?新媒体人!
客户服务中心首席项目支撑李鹏飞是上海电信的新媒体人,记者与他见面是在中秋节的前一个工作日。当天,“中国电信上海客服”的公众号正在进行iPhoneXsMax的开箱直播,稍晚些,公众号还推送了为迎接中秋节专门制作的H5动画,通过温情营销,宣传十全十美畅享流量新融合套餐。
这些只是李鹏飞工作的一部分,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单一功能到百项自助服务功能,李鹏飞见证了上海电信新媒体矩阵的发展。如今,新媒体客服已经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开放性的功能服务型平台,服务近900万用户,成为公司线上服务的主流新渠道。
始于“心”不止于“新”
2010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李鹏飞在客服中心工作了8年,从后端技术条线到前端业务销售都有他的身影。近年来,随着电信用户的持续增长,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面临着传播方式改变带来的服务困难。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服务的诉求,公司决定打造新媒体客服,李鹏飞就是新媒体项目组最早的成员。
记者:为什么选择做新媒体客服?
李鹏飞:主要还是因为喜欢,刚开始新媒体项目组只有我一个人,文案策划、动画制作、排版设计都自己做,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团队。我主要负责新媒体客服渠道的发展管控,带领新媒体客服团队持续开展新型服务模式创新和建设。
记者:“中国电信上海客服”公众号的活动及服务功能很多,会不会碰上思维枯竭的时候?
李鹏飞:是的,活动非常多。8月份,我们做了“翼起摘葡萄”和雅加达亚运会答题活动,“翼起摘葡萄”用了线上互动结合线下体验的形式,参与人数超过10万量级,活动效果非常好。9月,除了延续全年基础活动,还有许多结合热点和结合业务的新增活动,有较强的时效性,还要与办公室、客服部、新业务部、互联网部、号百等部门沟通。所以,上线一个活动或一个功能服务并不容易,需要多部门联动。比如,上线一个功能,要经过梳理需求、体验组体验、开发上线、推广宣传、迭代优化、性能稳定等多个步骤。另外,做新媒体要脑洞大,跟得上热点并会转化热点,大家确实有思维枯竭的时候,当一群人围在一起想不出一个好点子,我会鼓励大家出去看看,比如,去一些新媒体做得好的公司交流学习。
记者:今年的平台建设有哪些创新点?
李鹏飞:优化功能平台建设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比如我们打造了线上智慧家庭专区,新增了双温机、净化器、智能门锁、智能烟感等业务,效果是很不错的,我们成功受理了1000多单,还成功卖出了一台几万元的智能钢琴。又比如,为了顺应互联网潮流,我们引入了直播。今年5月份招募了专职的策划和主播,现在视频直播团队成员还在摸索和磨合阶段。我们做视频直播不是为了直播而直播,而是通过与新媒体客服活动相结合,成为主题活动的露出载体。另外,在短视频制作上也结合上海用户精致文艺的特点,以清新淡雅的画面呈现方式讲述内容。上半年制作的ishow第二季以及新年音乐会、世界移动大会的剪辑稿,都受到了集团和各省公司的一致好评。
有趣灵魂的聚集地
文笔与审美并驾齐驱,脑洞与创意斗智斗勇,你的一杯水恰好碰上我的泡腾片就能产生奇妙的作用。因此,新媒体工作注定不是一个人的独舞,它是一群人的狂欢。关于这点,李鹏飞早有意识,并于2014年成立了“见微知著”新媒体客服工作室,“微”代表微笑和微小的感知,“著”代表著名的企业客服和显著的成长,从这两个方面向用户传递全方位的服务。
记者:怎么会想到成立工作室?
李鹏飞:见微知著工作室已经成立了4年,是公司十佳工作室,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室的形式深入推进岗位创新活动,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消费形态变化而建立新兴服务渠道,进一步助力企业3.0转型,推进“服务运营智慧化”,提升新媒体客服的用户规模、服务量和影响力。平时,我们除了共建交流、资源共享外,还要发挥工作室在企业转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企业在生产服务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也要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
记者:今年,新媒体项目组整建调整至客服中心新媒体及技术运营支撑中心,调整后有什么变化?
李鹏飞:主要的变化体现在运营架构上,以前是项目制,工作内容会互换调整,现在是职能制职责架构。我们内部划分了6个组,通过专业的职能划分,利用每个人的特长来配合开展新媒体客服工作,大家各司其职,也提升组内成员工作的专业性。新媒体团队成员相对比较年轻化,最小的是1996年出生的员工,对于年轻同事,安排了老员工做带教师傅。对于老员工,实行一对一紧密结对,以特长互补的方式提升每个人的工作技能。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工作计划?
李鹏飞: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梳理新媒体客服服务场景,每月梳理新媒体客服工作亮点形成1至2个案例。针对重点场景要提供“一键诊断”等智能工具,完善智慧家庭产品,策划体验互动活动,持续优化积分国漫等热点业务用户体验感知。在视频直播计划上,今年要做到从质和量两方面提升视频直播客服运营。比如,视频直播团队能拿到议题后4天内就输出一档直播节目,并对视频拍摄、后期剪辑以及导播推流有一定认识。从第4季度开始,我们要探索周周播的工作模式,通过热点活动效应开展具有时效性活动性的直播节目,把直播的质量提升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