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缓慢行驶之后,今年开始,IPv6这趟“列车”在我国终于大幅提速起来,驰骋在规模部署的轨道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去年11月印发的《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摁下了提速的按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Pv6规模部署整体进展顺利。
在这趟“列车”中,电信运营商堪称是“火车头”,是IPv6规模部署的国家队、主力军。电信运营商完成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是实现IPv6用户规模和网络流量增长的前提。
当然,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IPv6的规模部署也会给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大推动力。
落后地位亟待改变
在IPv6的研究、部署方面,我国起步并不晚,甚至可以说很早。
2003年我国就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以IPv6为核心,搭建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平台。2008年我国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但是前些年,我国部署IPv6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处于严重落后的位置。
根据A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17年11月,全球共有155个国家及地区部署了IPv6网络。中国IPv6用户数排在第14位,IPv6用户普及率排在第67位,仅有0.39%。来看看排名靠前的国家的表现:比利时排名第一,IPv6用户普及率达到57.41%;印度排在第二,为48.66%;德国第三,为42.88%;即使IPv4地址极为充裕的美国,IPv6用户普及率也达到了38.11%。还有南美的乌拉圭,IPv6用户普及率也达到了23.94%。
对于近些年我国IPv6部署速度缓慢的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之前曾做过深入剖析:第一个因素在于私有地址得到了广泛使用,虽然缓解了IPv4地址枯竭带来的压力,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网络变得更复杂、运营成本更高;第二重因素,一些主要的应用和网站向IPv6迁移严重滞后;第三重因素是,一些误解影响了IPv6战略的执行,比如有人认为IP很快会被新的网络技术颠覆,所以采取了等待和观望的态度。
需要产业链整体发力
IPv6的规模部署涉及到众多行业企业、产业链环节。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只在某一个环节上发力,并不能使得整体状况得到有效改善,需要合力推动。
前些年,相关部门曾力推IPv6的部署工作,并制定了时间表:2013年底前,开展商用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在2014年、2015年开展商用IPv6网络大规模部署和商用。
但是这项工作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虽然运营商在网络侧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应用驱动力不足,流量很少。
现在存在的明显差异在于,和国外互联网巨头相比,中国互联网巨头的IPv6流量明显偏少。
换句话说,IPv6不仅需要运营商在网络侧进行改造,修建出“高速公路”,也需要内容商在应用侧进行IPv6改造,使得“车辆”也同步升级,这样才能使得“高速公路”具有更大的价值。否则,“路”修好了却没有“车子”跑,那么这条“路”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而在这一次推动IPv6的规模部署工作中,很明显注重合力的形成,不仅是运营商需要发力,终端企业、互联网企业都需要发力。
比如在移动终端方面,工信部要求全面支持IPv6,推动新生产移动终端的出厂默认配置支持IPv4/IPv6双栈。
而在增强内容应用驱动力方面,BAT这些互联网巨头也都定下了自己的小目标。比如阿里巴巴,今年内有望完成天猫、淘宝、支付宝、优酷四大流量产品的IPv6改造,阿里云也要在今年完成所有主要场景的改造。
运营商担当火车头
国内运营商一直在努力推进我国IPv6的发展,这一次仍不例外,在IPv6规模部署工作中承担着火车头的重任,是推进这项工作的国家队、主力军。
从工信部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运营商有关,从LTE网络端到端IPv6改造到固定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从数据中心改造、域名系统改造到云服务平台改造等等。
目前来看,运营商的确发挥了IPv6规模部署“火车头”的作用,效应明显。在近日举行的“中国IPv6发展论坛”上,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杨小伟表示:“网络设施的IPv6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电信企业以LTE网络端到端IPv6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网络、终端和自营业务的改造,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完成全网改造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中国电信为例,已经基本具备网络层面支持IPv6的能力。从4G移动网络来看,手机终端超过80%已经支持IPv6,无线网、EPC核心网、IMS业务网以及运行系统等已经百分之百地支持IPv6。从宽带网络来看,城域网改造超过了96%,骨干网、国际网络互联互通以及IDC、支撑系统也已经100%的完成了IPv6的改造。在自营业务方面,中国电信目前完成了集团门户网站IPv6的支持,189邮箱也已完成了支持IPv6的改造。
而在上海,上海电信的IPv6推进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LTE网络改造完成,LTE全面支持IPv6功能,实现了存量LTE用户的业务数据更新以及新开用户的IPv6化支持;城域网方面,针对支持IPv6的CR、MSE、BAS、SR设备,也已完成设备软硬件升级并开启IPv6功能。
新机遇新蓝海
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工作,是加快网络强国建设、加速国家信息化进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未来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紧迫要求。对于运营商、对于中国电信来说,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同时,对于运营商来说,这场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IPv6改造和规模部署活动,也带来了一片新蓝海。
为了推进IPv6规模部署,国资委已经向央企下发了通知,要求央企及下属企业门户网站和面向公众的在线服务窗口年内完成IPv6改造,同时要积极推进内部网络和应用IPv6改造,加快推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内部网络和应用的IPv6改造。
在政策推动下,央企们都开始了IPv6改造,但不少企业本身对于IPv6并不熟悉、没有技术积累。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提供IPv6的专线、云/IDC等产品,提供IPv6咨询和集成服务,帮助对方完成IPv6改造。
而从更大层面来看,IPv6能够提供接近无限的IP地址,能够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发展,更能带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兴起。对于运营商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机遇,这并不是可望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举个简单例子来说,随着IP地址禁锢的突破,互联网应用进一步发展,对于IDC的需求无疑会有进一步提升。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场景,更大的机遇在于IPv6能为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