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酷暑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也很难忽略这样的身影:他们身穿烟灰色的工装,头戴“中国电信”的头盔,骑着电瓶车灵活地穿梭在大街小巷。电瓶车的负载量堪比快递配送员,可他们在速度上照样不肯认输。他们,就是来自上海电信装维营队伍的“骑士”。7月18日,记者随同东区局逸仙分局装维人员见证了一番他们在高温气候下的“战斗”实况。
一家家赶场
7月18日,最高温度达34.7度。一早,东区局逸仙分局政立块块长储永青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当日第一位用户家中安装宽带。电瓶车的车头上挂满了一圈一圈的光纤线和网线,后座支架上的“百宝箱”里装着螺丝刀、切割刀、电笔、电话机、测试仪、锤子等多种设备。如果涉及到打洞,还得加上冲击钻,那样占地就更大了。储永青开玩笑说:“到时候就有必要换个三轮车了。”
经过20分钟左右的骑行,储永青来到了位于国权北路某小区8楼的用户家中。与需要排障的维修任务相比,安装宽带的流程照理说会来得更顺利,但是意外似乎总是不嫌多。用户的光纤来自1楼的光分箱,可是储永青回到楼底检查后发现,该光分箱与用户光纤并不匹配,于是又急忙跑回8楼拿了弱电井的钥匙,在9楼找到了对应的光分箱,接着再联系维护中心与NOC进行数据重写。就这样上楼下楼折腾完一回后,储永青的工作衣很快汗湿了。
由于资源重派的缘故,安装宽带的过程比预计延长了许多。储永青一边等待网管的回复,一边计算着前往下一家用户处的时间。期间,他还接到政立块另一位装维人员的“求助”电话,有个难以攻克的维修任务需要他“江湖救急”。等到眼下的宽带终于注册成功并完成测速,收到用户的满意评价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
下午的预约和同事的求助一齐挤压着储永青的时间表,他知道今天又没有时间吃午饭了。普通人的饭点对装维人员来说恰恰是争分夺秒的最佳时机。“先趁中午多解决两个维修,等到三四点钟有空了再去吃个饭。”中午的太阳偏偏是最毒辣的,戴着头盔的储永青忍不住眯起了眼睛,但是下一位用户还在等待,他没有休息的“资本”,于是又风尘仆仆地骑车上路。
来自同事的求助是一家电话维修的用户,为了排查障碍,储永青先来到室外的交接箱处,查看箱内的线有没有松动,从而判断问题的来源是用户端还是机房。交接箱安在住宅楼的侧面,很不巧地错开了树荫,储永青就这样站在太阳下拨号判障。“有时故障不好找,我们要给箱子换根线,再去用户端,来回跑四五趟。”储永青这次的维修过程也同样曲折,先是给用户换了两个设备,都没能修复障碍,最后好不容易在机房成功排障后,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但下午2点偏偏又是储永青和另一位用户约定的时间。“向用户解释说晚到10分钟,好在用户比较体谅。”10分钟对装维人员来说何其宝贵,储永青又心急火燎地跨上了电瓶车。身为电信的“骑士”,除了装维营的过程,其余时间全都在路上。武警出身的储永青,最多的时候一天甚至能跑30公里。
一层层排查
相比其他装维师傅,储永青的工作量排得不算满,毕竟作为逸仙分局政立块的块长,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那就是应急技术支撑。因此像中午的电话维修那样“救急”的临时单也不可忽视。虽然最初一天的预约只有5单,但最终总计完成了15单。
而这还不是工作量最“爆棚”的时候。负责该区域装维服务的仲诚公司东区分公司装维副经理周真告诉记者,世界杯期间,用户对网络的需求很大,加上一些老年人不会操作IPTV,所以那段期间装维队伍往往一天要在二十几家用户之间连轴转。工作时间变得越发难以控制,直逼“三伏天”的季节也显得更加折磨。
相对于到用户家中维修,那些外线宽带的维修要经受的烈日考验就更大了。储永青表示,路边小店的宽带常常是拉外线的,维修时就需要两人合力,一个架梯子,一个爬上电线杆才能完成操作。当然,并不是所有小区都是维修任务的“理想地”。譬如有的老式小区没有电梯,储永青等人在进行电话维修时,从一楼爬到六楼是常有的事。“楼道里的铜缆生锈了,导致用户家的电话有杂音,所以我们得一层一层地排障。”
除了烈日炎炎下的维修任务,营销也是装维队伍的任务。储永青说,白天骑车的时候,总要留一分心神在手机来电上,指不定就是和营销有关的咨询呢。每天下午5点以后,只要没有夜修任务,装维人员都要进行扫楼营销。“有时候做梦都在想该怎么完成指标。”储永青感慨道。记者采访的那天,他直到晚上9点多才飞驰在回家的路上,还没顾得上吃晚饭。
不过,面对酷暑侵袭,装维人员也懂得如何为自己支招儿。储永青随身总不忘带着1000毫升的大水杯,每天三四杯是少不了的。在装备上也适当地替自己“减负”,比如抛弃笨重的电脑,储永青在安装宽带时,就依靠两部手机来进行掌上派单系统的登录和光猫的注册。可尽管如此,车上的装载量依旧很可观,以至于有的人会把他误认为快递员。“有没有我的包裹呀?”面对这样“天真”的问题,储永青只能无奈地回道:“我不是送快递的,是电信维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