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上线后,信息网络部便不停地输送自家的员工“走出家门”。这个公司业务体量最大的二级单位,推进人才共享计划一年以来,已经织起一张近400人的齿轮英才网,上至名声赫赫的一级专家岗员工,下至默默无闻的基层“螺丝钉”,都被看作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记者 李蕴坤
囊括个人成长值TOP榜前三甲
在人才共享的第一年里,借助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信网部的专家们支撑了浦东政务云、普陀政务云、长宁政务云等十几个项目,有些还延伸到医疗云的范畴。16名信网部员工进入个人成长值Top 200。在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上“挂牌”的专家工作室中,信网部加盟的专家有19名,光是此次评选出的3家优秀专家工作室就吸纳了信网部的十多名员工。通过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信网部组成了一条输送人才的强大供应链,在去年平台的“个人成长值达人TOP榜”上,位列前三甲的全部是信网部员工。
一级专家岗的华静去年以894.8分的骄人成绩高居公司员工个人成长值榜首。华静是公司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专家工作室中政务组的带头人,由他带头支撑区局的14个行业云项目,不仅为他的团队赢得了“飞虎队”的美誉,其中7个支撑项目更是入围2017年上海电信技术创新应用案例征集大赛的20个优秀案例。华静自豪地表示,正是通过共享平台吹响的集结号,才把他们这拨原本互不相识的专家聚集在一起,成为并肩作战的飞虎奇兵。华静和战友们取得的每一项战斗硕果都可圈可点,例如去年5月中标的浦东政务云项目,是一场上海电信在浦东政务云市场的绝地反攻,成就了国内第一个异地容灾的政务云案例。为公司内外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还有高价标王中标的长宁政务云,以及上海首个具有标杆意义的浦东教育云,这两个项目是华静等人不分昼夜缔造的传奇。
“去年一年的人力资源技能共享给我们团队的成员带来了自信心和职业生涯的双提升,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给更多青年员工创造获取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华静说。
在平台个人成长值位居第二的网络安全技术高级工程师张连营也是多次下沉区局的专家之一。张连营将自己在市政务云工作上的经验引入到各区的政务云之中,不仅协助区局与客户沟通,制作投标方案,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推进政务云后续的运维工作。
齿轮计划对接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
“我们预计花3年时间,打造一个齿轮计划。”信网部人力资源处处长韩丹说,自从去年公司开始推进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后,信网部内部也催生了声势浩大的“齿轮计划”。没有什么图象能够比环环相扣的齿轮更清晰地描绘出这张精妙的人才网:鹤立鸡群的大齿轮,收纳的都是部门中公司级别的专家,包括4个一级专家岗、8个二级专家岗以及“千人计划”里的细分人才,林林总总约有30人;承上启下的中齿轮,集结了部门的中坚力量,被誉为信网部的人才库,是一支青年骨干的中坚力量;不胜枚举的小齿轮,则是被带动一起成长的员工。
目前,信网部拥有的一级专家占全公司16%之多,而这批大齿轮向来也都是平台上炙手可热的调用对象。然而,当大齿轮为其他部门提供关键的技能输出时,引发了信网部的又一个思考:“除了专家,在平台里排名靠后的员工调用机会比较少,那这些员工怎么样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大齿轮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后续高潜人才的发展,是信网部将齿轮计划对接人力资源技能共享平台的意义所在。“当专家发挥大齿轮的头雁效应时,他们可以将兄弟单位对技能共享的需求带给其他有能力支撑的人才,这样才能给中齿轮提供更大的施展空间,并继而把更多有潜力的青年骨干带入到人力资源技能共享中,参与实战锻炼,提升能力。”如此一来,在传帮带的过程中,不但让各级人才的工作量和贡献得到了平衡,也能为公司平台输送源源不断的后续人才。
为了更高效地传播经验,信网部的齿轮计划中还有一群“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内训师。信网部专门聘请专业人士为单位里的内训师巩固授课技巧,并且致力于专业区隔,在每个细分专业下都选拔内训师,充实人才库的专业面。“如果小众专业没有人报名内训师,我们就会请部门推荐。”负责培训与发展管理的屠嘉琳说,信网部已经在人才库中选拔了10个专业的内训师,并不断提升内训师的培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