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先生平时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的分销业务,经常会给一些潜在客户拨打电话。近日,他使用的一个手机号码被停机,咨询运营商上海电信后得知,主要是因该号码被多名用户举报为骚扰电话导致被停机。*先生随即前往运营商的营业厅,签署了一份承诺书申请复机。但没过两天,又再次被举报而被运营商停机。*先生表示,自己没有进行诈骗,就是网上搜索到一些个人的电话号码后,每天大概打几十个电话,向潜在客户进行电话营销。*先生对被停机,表示不理解。
对此,运营商上海电信是如何解释的呢?
国家各相关部委对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运营商积极配合,从严从快处置。*先生的手机号码之所以被关停,主要是被该运营商的反诈大数据平台发现近期有密集外呼,每天在9点至17点工作时间呼叫次数达到100次以上,其中83%是呼出,70%的电话短于30秒,同时10000号、工信部的12321等渠道还收到用户举报30余次,高度符合骚扰推销电话特征。另外复机后,*先生仍在实施高密度的外呼,并继续收到用户举报。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七条的规定,该号码被判定为骚扰/涉嫌诈骗电话,根据国家对骚扰/涉嫌诈骗电话的整治要求,上海电信对*先生的手机号码进行了关停。
那么,打骚扰电话违法吗?运营商有权关停吗?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专业吴岚副教授表示:
打骚扰电话违反的法律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同一个规定:“七、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电子信息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电子信息接收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广告法》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的,应当明示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向接收者提供拒绝继续接收的方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此外,工信部网安函﹝2016﹞452号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发现冒用或伪造身份证照、违法使用、违规外呼、呼叫频次异常、超约定用途使用、转租转售、被公安机关通报以及用户就上述问题投诉较多等情况的,核实确认后,一律终止业务接入。
对骚扰电话,市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大部分市民对骚扰电话这块“牛皮癣”表示深恶痛绝,认为一些房产中介、理财顾问、保险推销员等未经许可,或者在自己没有需求的情况下打来的电话都算骚扰电话,坚决支持和认可运营商的做法,对那些令人厌恶的骚扰电话被永久关停拍手称快。不过,也有市民担心,类似外卖、快递等需要大量拨打电话的从业人员会不会被“误伤”呢?
对此,上海电信表示,会在收到大数据反馈后将其列入白名单。而对于那些涉嫌骚扰、推销、诈骗等行为的手机号码,则会继续采用各种手段严厉打击。上海电信自去年1月启用反诈骗大数据平台以来,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量比平台上线之前下降了97%,效果显著。同时,市民还可以通过上海电信的10000号、工信部的12321以及互联网等渠道,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共同营造健康有序安全的通讯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