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2岁的皇甫俊伟大学毕业,通信专业出生的他来到移动互联网部网络优化中心。2017年,皇甫俊伟被评为上海电信二级专家岗,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二级专家岗。皇甫俊伟在2017年着重发力了不限量套餐的网络优化工作以及VoLTE业务的前期摸底测试工作,通过一次次经验累积以及在面临新业务过程中的摸索与创新,皇甫俊伟正在用奋斗书写出电信新生代力量的新篇章。
■记者丁晓东
优化网络支撑不限量套餐
2017年,上海电信推出的4G不限量套餐引爆了市场,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大,网络负荷的压力也逐渐增加。为了确保用户感知不下降,优化网络的工作迫在眉睫!而这份工作,落在了皇甫俊伟和他的同事身上。
记者:不限量套餐推出后,你们对网络做了哪些优化工作?
皇甫俊伟:平时我们的工作就是负责网络的监控,提前进行网络优化。去年5月,电信率先推出4G不限量套餐,对于网络运营带来冲击。我们从不限量套餐的业务模型入手进行多个维度综合分析,预测网络可能存在的问题。去年夏天,我们进行网络扩容,原定12月之前结束,但其实11月便提前完成了。去年10月是不限量套餐发展很迅速的一个月份,也幸好我们提前完成优化工作,用户感知没有下降。
记者:听说当时你根据不限量套餐的优化工作编写了一本手册,怎么会想到编这样一本手册?
皇甫俊伟: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我都习惯性做一些总结。当时编纂《4G不限流量套餐规模发展分析优化操作手册》时,除了算是自我总结之外,也是因为上海不限量套餐发展得挺好,总结出的经验可以与其他省市分享。这一手册当时得到集团网络部的认可,在全国进行推广。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上海电信4G感知创新劳动竞赛中,我还凭这份手册获得了一等奖,无心插柳,也是一个意外收获。
记者:恭喜你成为最年轻的二级专家岗!
皇甫俊伟:不敢当,哈哈,其实之前我不知道我是最年轻的。2017年评选专家岗时,我主要负责LTE相关研究,根据不同用户的业务场景,比如有的用户喜欢浏览网页,有的喜欢看视频等,进而判断用户形态。电信做传统通信技术的人才很多,被评上专家岗或许是因为我从事的技术比较前沿。
处理太多数据“忙坏”了硬盘
VoLTE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虽然还未正式商用,但皇甫俊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记者:去年下半年你做了许多VoLTE业务相关的工作,VoLTE业务会给用户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皇甫俊伟:最大的变化是两个,第一个变化是电话接得快。我们现在拨打一个电话,从拨出到对方电话接收到信号发出提示声,可能需要十几秒甚至更长时间,但VoLTE商用后,3秒之内电话便可以拨通。第二则是通话时声音会听得更清晰,现在我们通话时如果在嘈杂环境中会自动做一些消音处理,VoLTE投入使用后会更加精确地传递场景的原声。
记者:目前你们为VoLTE业务的商用做了哪些工作?
皇甫俊伟:去年我们便开始做VoLTE业务的摸底测试工作。我们最开始协调很多部门办理测试卡,然后又找一些合作方或者供应商借测试终端。因为是新业务,测试过程中的小问题总是意想不到。那时候白天我们出去测试,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晚上回到家后还要加班,对当天的测试情况进行汇总。那时候已经习惯了每天晚上9点到12点在家工作。
记者:听说你在VoLTE业务中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可以介绍下吗?
皇甫俊伟:我利用MR(测量报告)大数据挖掘的手段,提出了“基于熵权理论的区格规划”这一全新理论,算是为VoLTE业务的无线网络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吧。这一技术管理创新在去年底的无线网络规划LTE6期项目中得到实际应用。MR是指信息在业务信道上每480ms发送一次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网络评估和优化。区格规划理论则是将上海分隔成几百万个小栅格,从而更方便定位网络弱覆盖区域。因为处理数据太多的原因,我的硬盘也不堪重负,报废了一次,回想起上一次报废硬盘,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