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海发布今冬首个寒潮蓝色预警,本周上海进入“冰冻模式”,虽然天气晴好,但温度达到“冰点”。面临这第一波寒潮,上海电信开启“御寒模式”,让市民享受“有温度”的通信体验。
■记者潘少颖孙妍章蔚玮钱立富
电信营业厅请户外工作者进门暖一暖
“天冷了,欢迎所有疲了、累了、乏了、倦了的户外工作者,都来歇歇脚,喝喝水,取取暖。”寒冬天气,市民走进电信营业厅,可以看到这些温暖的话。为积极响应市总工会专门为户外工作者推出的全新服务项目——“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的号召,360家电信营业厅于1月10日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暖心服务活动,做到“调一度室温暖身、递一杯热水暖胃、送一句问候暖心”。
针对所有进入电信营业厅的人,既包括用户,也包括交警、环卫工人、送餐小哥、快递物流等所有户外工作者,营业厅提供饮水供给、防寒取暖、餐食加热、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盥洗休息等多种服务。户外工作者除了可以吹吹暖气,还可以喝上一杯热水,甚至如果自带的午餐冷了,营业厅也可以提供加热。在寒冷的冬日里,喝一杯热水、吃一顿热饭,对于户外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暖心的事。
在莘东路营业厅的门口,放置着一张手工制作的海报,上面写着“冬日暖心休息站——请户外工作者进店休息”,用图画形式展示了其可以提供的暖气、微波炉加热、热水等服务。位于莘松路、莘东路交界处的莘东路营业厅算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不少协管人员、环卫工人等在附近工作。实际上,这里早已成为户外工作者的休息站,因为不论酷暑还是寒冬,莘东路营业厅都会向他们敞开大门,累了,到这里歇歇脚;渴了,到这里喝杯水已经成为附近户外工作者皆知的事。
位于徐家汇的漕溪北路营业厅也是一个颇受户外工作者喜欢的营业厅,这个冬日,漕溪北路营业厅为户外工作者提供热水、热饭等服务,同时,还提供免费WiFi、免费手机贴膜等,让户外工作者也能感受到信息生活。漕溪北路营业厅的墙上还挂着一个“关爱环卫工人爱心接力站”的标牌,因此,这里每天都有环卫工人进店休息。
寒潮来临,一杯热水、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不仅能在冬日中为户外劳动者送去温暖,也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不让4G基站受冻
遍布全市的电信4G基站,是保障市民使用手机的“哨兵”。移动互联网部的网优队伍分成四个片区和一个重保中心,维护着上海上万个室外4G基站,负责基站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故障抢修等工作。
公司移动网优人员近日强化基站的排摸工作,平时一个季度巡检一次,寒潮来临之际,他们加强巡检力度,尤其对更为寒冷的郊外基站累计出动近200人次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摸。网优人员爬上50米高的基站铁塔,寒风凛冽无法徒手攀登,但为了安全不能佩戴厚手套,只能戴副薄薄的手套,人高马大的网优人员若再穿上过厚的棉衣的话,会无法穿过狭窄的爬梯防护圈,所以小个子的网优人员更多地承担了这一工作。
为确保安全作业,公司要求网优人员施工前必须热身,必须检查登高梯、防滑垫等工具。同时,公司也给一线室外施工人员送去温暖,统一发放防寒保暖衣物。
他们还加强了沿江沿海基站的巡检工作,重点检查拉线塔、天线和架空光缆,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因寒潮大风或冰冻天气造成的安全隐患。公司自用的彩钢板机房也是巡查重点,由于彩钢板机房承重较小,一旦雨雪天气来临,积雪冰层堆积,将立即处置和上报。同时,对机房电源和动环监控设备、空调外机的冷凝管进行检查,加强防寒保暖措施。
4G基站是“抗寒”强者,就怕高温,不怕低温,零下十几度也是扛得住的。但是基站却怕冰冻,寒冬天气里,若是下雨、下雪,水滴留在基站上造成冰冻,会给基站的维护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若是遇上雨水加冰冻造成基站故障的话,抢修人员只能在现场吹着冷风,等太阳将冰霜融化,他们才能开始抢修工作,面对基站上“娇贵”的馈线电缆,他们必须“温柔以待”。
提前为光交箱“打补丁”
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居民小区里,都设有上海电信的光交箱,居民家里的宽带都是从这些光交箱里“走”出来的。光交箱在室外,寒潮天气,降雨降雪时,最怕光交箱里的“帽封”出现问题,有可能会造成光交箱漏水隐患,而如果光交箱里的光缆出了问题,那影响到的肯定是一大片居民家里的宽带。
为此,寒潮来袭时,各区局加派光电缆线务员,加强全市光交箱大检查。光电缆线务员重点检查光交箱的进缆口,一旦发现“帽封”有损坏或者缺失,立即进行修补。同时,装维人员也走进各个小区,一一巡查小区内楼道的光分箱是否存在没有上锁等问题,确保用户的正常上网不受干扰。
首个寒潮日的紧急抢修
1月7日上海首个寒潮蓝色预警发布当天的凌晨,上海电信完成了一个紧急抢修。
1月6日,上海下起小雨,晚上将近9点,网运部电源空调中心接到电话,钦州局局站市电因漕河泾地区的改造施工造成中断,只剩下一路市电供电。钦州局局站除本地网通信业务以外,还承担了新浪等重要客户的数据通信业务,如遇两路市电突发故障情况,IDC数据业务将只能由UPS系统提供,后备时间小于1小时。
晚上,抢修保障人员冒着冰雨,穿着冬装赶赴位于铜川路上的集合点。随后,抢修人员驾驶着移动式发电车、给养车、后勤保障车赶赴故障现场。大家冒着寒冷、迎着冬雨将一根根电缆整齐布放,1月7日凌晨零点50分完成了全部电缆布放、承接以及设备调试,确保了钦州局信网数据业务运行高枕无忧。
为了保障枢纽楼、信息园区等重要场合的供电安全,电源空调中心处于7×24小时的待命状态,针对严寒等恶劣天气,提前做好工作。不少机房使用了水冷空调,他们加强巡检,防止冷却塔、补水管等出现冰冻。针对裸露在外、易受冰冻伤害的室外管线,电源中心这些年已经为它们“穿”上暖衣,防止爆裂情况的发生。针对要在严寒天气工作的应急发电车等车辆和发电机组,也经常检查电池、水箱等重要部件,确保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应急抢修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