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美丽的梦,他们走进了军营,生命中这一段当兵的时光,有泪水、有欢笑,是历练,是成长;即使脱下军装,那橄榄绿却早已深深地融入了身体,沁入了灵魂,难忘的军旅生活是永远的精神依托。又一个“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让我们走近公司正在服兵役的员工以及那些退伍的员工,哼上几句军旅歌曲,说一说从军的生活。
军人,不悔的选择
口述者:苏政(莘闵局)
服役时间:2014.9~2016.9
服役地点:东部战区某部队
“各位送兵的家长请注意,汽车马上就要开动了,请立即下车。”广播内不断催促着新兵与家长们告别。2014年9月,与母亲匆匆告别之后,开启了我的军营征程。
太阳底下练习叠被子
进入新兵营,排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无论你来自何方,所有人的标准都一样”。比如,叠方块被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因为它最能反映出一名军人的各项素质是否过硬。记得刚拿到新被子的时候,由于被子蓬、手法不熟练,我的被子与大多数战友一样,难逃被连长扔出窗外的厄运。
为了快速提高内务标准,每天午休时间,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训练场上用小板凳反复磨压蓬松的棉花被,一遍又一遍地折叠被子。慢慢地,我从起初的不习惯到习惯,从得过且过的心态到追求细节完美。
三个月的新兵营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南京军区一通信站进行集训。都说“苦侦查,累有线”,我在战友中年纪偏大(我24岁服兵役,战友平均年龄18岁),但为了在考核中脱颖而出,只能加强训练。1月的南京又干燥又寒冷,就算双手冻出裂口依旧要咬牙坚持训练,最终获得“优秀学员”荣誉。
在随后的岗位变动中,我被分配到警卫班,当时参加过一个军事共同科目比武,每天一次的五公里重装越野和400米障碍的训练着实让人刻骨铭心,迷彩服几乎没有干的时候,每天晚上倒头就睡。
母亲的“善意谎言”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但在军人的眼里可谓是“儿行千里心忧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以及严格的纪律约束,我无法与家人时刻保持联系,于是每月一次的打电话显得格外珍贵。每次规定的十分钟的通话时间虽然短暂,但在与母亲的通话中得知她身体健康,家中情况一切安好,便放心很多。实际上,在我退伍之后,母亲和我聊家长里短时,提起过她有一次半夜突然胃痛,一个人在家感到特别无助的事情。这让我特别愧疚,电话中每次母亲淡定的“家里一切都好”,真的是为了让我不要忧心。
2016年9月,两年的军旅生涯正式结束,部队不仅赋予我一身钢筋骨,更是培养了顽强的意志。每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想想曾经在军营中受的苦与累,就会充满了勇气。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依旧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两年,与岗亭为伴
口述者:王伟杰(信产管理咨询公司)
服役时间:2014.9~2016.9
服役地点:东部战区某部队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伴随着《强军战歌》的音乐,2014年9月18日,我通过公司武装部应征入伍,4个月之后,我佩戴上军衔,离开了上海空军新兵营,前往南京,我的“蔚蓝空军梦”正在越来越近。
负重20公斤站岗
新兵营的三个月,是最难以适应的时光,每天早上4点起床叠被子,为了使被子四方整齐,要用手肘手臂用力敲打,只有这样才能排出棉花中的空气,让被子变得硬挺,容易塑形。这样每天用力敲打被子,手臂都是红肿的。
三个月的时光,一晃而过,期待中的“下连队”终于实现,开始了两年漫长的站岗经历。当我头戴钢盔,身披防弹背心,手持步枪,站到岗位上,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旁人看来,站岗很枯燥,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天早上三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雷打不动,甚至会轮到半夜站岗。站岗不仅仅是站着,而且是负重站着,钢盔、防弹背心、步枪这些设备在身上,少说也有20公斤,尤其是大热天,在烈日底下,戴在头上的钢盔就像头上顶着一块铁,穿在身上的防弹衣其实也是用特种钢板做的,两块铁板前后夹击,就像穿着羽绒服。不过,作为后勤战士,保卫好营区内所有人的生命安全是我的使命。
体重下降了35斤
不站岗的时候,体能训练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现在,谁也不敢相信,当初入伍时的我,是一个160斤的小胖子,外加年龄也比战友大4-5岁,所以在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上,都存在明显的劣势,每次军事训练都力不从心,每次跑五公里都是最后一名。但我不甘于落后,我开始偷偷地给自己加训,中午别人午休,我去健身房锻炼力量,晚上别人休息,我去跑五公里训练体能。在坚持不懈了一年后,我的小肚腩变成了6块腹肌,体重从160斤降到了125斤,5公里成绩从29分钟,提升到了23分钟;单杠双杠完成数也从1个和3个提升到了12个和25个。
在部队的两年时光,发生了很多,无论是半夜连续拉动的紧急集合,还是前往靶场打响的第一发子弹,亦或是部队整体搬迁时的浩荡场面都历历在目。
部队,让我望而生畏,也让我魂牵梦绕,在梦里,我常常梦见我穿戎装的时候。
“魔鬼训练”和“温馨晚会”并存
口述者:凌秋迪(浦东局)
服役时间:2016.9~2018.9
服役地点:东部战区陆军某旅
2016年9月,我踏上了驶往南京的列车,奔赴向往已久的军营。如今将近一年,烈日下强化训练的汗流浃背,学习时的笃学好古,让我的体魄逐渐强壮,让我的人生走向丰厚。
衣服永远都是湿的
新兵连是入伍的“阵痛期”,为了帮助我尽快达到新训要求,班长还为我量身打造了“训练计划”,包括变着花样的“小灶”。早操训练、3000米长跑、400米冲刺、体能组合训练、操抢训练……甚至在冬天的晚上,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直到汗水浸湿了整张报纸,才能收工。
因此,衣服永远都是湿的,每周两次的洗澡成了最奢侈的期盼。然而洗澡洗衣却要在10分钟内全部完毕,每批六十多号人,但只有可怜的15个水龙头,快速洗澡和洗衣服也成了一项训练内容。当班长一声令下,几十个人同时脱衣服,冲进淋浴房,开启快洗模式:一只手在头顶上抹着洗发水,一只手在身上打香皂,脚底放一个盆,倒上洗衣粉,一只脚不停地踩。最快只用3分钟,就完成了洗头、洗澡、洗衣服的“连贯作业”。洗完澡出来,班长还会抽查,就怕有的新兵因为时间紧张,干脆就不洗。有一次,我就被班长发现了,当即责令回去重新洗澡,洗完后还要打扫浴室卫生。
新兵连的“残酷”在于哪怕在洗澡时也要有规有矩,曾经因为有人取盆时心不在焉没和大家步调一致,这下刚洗完澡的六十几号人,穿着背心、裤衩、拖鞋,在接近零度的夜晚,吹着寒风练习了半个多小时的取盆放盆。起初,我们甚觉委屈,现在想来,这是优秀战斗力养成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最期盼集体生日
在魔鬼式的训练中,战友们也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嘟嘟嘟……一声熟悉的哨音划破夜空,“全体人员集合!”我们陷入一阵紧张,有谁犯错了吗?战友们纷纷寻思着。我们迅速整完队,班长把我们带向了食堂。
“祝你生日快乐……”刚踏入食堂,歌声徐徐响起,隐隐看见了烛光下的连长和排长,原来这是新兵连为九月生日的新兵举办的一场集体生日晚会。
在指导员的主持下,六名“小寿星”缓缓闭上眼睛,双手抱拳,默默许下美好愿望,班长送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怪不得班长前几天一直在偷偷写什么东西,原来是“早有预谋”。
新兵连严格控制饮食,除了一日三餐,我们几乎接触不到其它东西。即使在集体生日晚会上,一瓶饮料十几人分着喝,一个苹果一人一口互不嫌弃,一块蛋糕一人一小块。半小时的时光是短暂的,但那是我觉得是入伍以来最放松的一刻,从此集体生日便成了我每月最期待的时光了。有位战友说:“虽然少了家人陪伴,但是这么多战友一起为我庆生,这个生日最难忘!
在单调的迷彩绿里,发生过很多故事,接下来的军营岁月,我会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