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各运营商都在部署NB-IoT网络,为商用做准备。近日,浦东局在公司总师室、网发部、政企部、移互部及合作伙伴的共同协作支撑下,在世博地区完成了环境监测及智能井盖设备部署及应用调测,标志着上海首例NB-IoT技术的商用落地。
要实现上海首个NB-IoT应用
世博智慧城区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宜居、创新、可靠、高效和区域示范”,此前就与世博管委会建立联系的浦东局得知其有打造“世界级”中央活动区、建成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区域和示范区域的需求后,提出了物联网应用、停车引导系统、重大活动保障等综合解决方案。
去年12月,浦东局成功中标“世博智慧园区管理示范平台项目”,本项目中的一大亮点是采用目前业界最先进的物联网NB-IoT技术。
本期项目要在世博在建工地、重点区域建设和部署几十个智能井盖和环境监测设备,以达到对粉尘、噪声、温湿度等进行网格化监控的目的,对潜在的、可能造成相应指标超标的企业、车辆、工地起到一定的规范警示作用;智能井盖则可以实现信息采集、可视化实时监管、报警研判分析、联动指挥、移动处置等功能,实现智慧管理的目标。
为选点伤透脑筋
浦东局成立了由技术总监肖晴挂帅的专项团队。然而,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3月底,800M基站重耕仍在进行,无法保证在项目交付期前完成所有的基站重耕,因此对于选点范围有诸多限制。但经过浦东局的推动及客响支撑中心和政企支撑中心的努力下,率先完成了世博板块白莲泾及周家渡基站的重耕任务,为引导用户选点部署提供了方向。
与此同时,政府相关业务部门对于新兴的NB-IoT技术及物联网应用设备并不了解,既对项目成效表示怀疑,又对如何配合工作毫无头绪。于是,项目组成员配合管委会准备了说明文档解释相关技术,并联系到交警、环保、城管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取得各部门的认可。在多次沟通、调研后,最终与交警、环保、城管等单位确认了世博轴以东区域为最终安装点位范围。
手工剪小卡
在开通阶段,为了现场协调解决问题,项目经理杨帆冲锋在第一线,不管是在用户机房、世博施工现场,还是连设备上架,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家都调侃地称呼他为“包工头”。
“其实早在4月中旬,我们就拿到了NB测试卡。但中间也碰到很多问题,先是遇到卡的尺寸问题,我们参照百度上搜索来的方法,硬是用手工把大卡剪小,打薄成nano卡。接着又遇到一个难题,和合作伙伴在基站边反复测试,但怎么也看不到数据成功传输。当时心情异常焦急,因为离成功近在咫尺了。最后,我们经过逐一排查设备、卡、基站等环节,最终发现问题出在核心网一侧,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杨帆回忆着此前的过程。
5月上旬,经过现场多次调试,世博环境监测及智能井盖应用成功部署,标志着上海地区首例NB-IoT技术的商用落地,实现了对环境中粉尘、噪声、温湿度等实时监控及对井盖发生翻转、移动等状况的及时预警处置,预计将在6月底全部完成实施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