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司推出99元不限量套餐后,在消费者和舆论普遍叫好的同时,一些媒体也提出了质疑,对此,我们来看看不限流量套餐的国际惯例是怎样的。
1、“不限量”套餐是国际主流吗?
随着用户对移动设备上网需求的不断增长,“不限量”套餐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欢迎。比如,今年年初美国四大全国性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集体回归,在日本、韩国等地也早有此类套餐。但“不限量”套餐目前尚未席卷全球,比如在欧洲,只有14个国家有“不限量”套餐,在德国等发达电信市场,运营商仍未推出这类数据套餐。
2、国外的“不限量”套餐是一直有的吗?
美国是“不限量”套餐的倡导地之一,其发展历程也最为典型。早在2007年,苹果手机在美国迅速风靡,用户的移动上网需求被大大激发,电信巨头AT&T该年开始提供不限量数据套餐计划,其用户可无限量地使用移动数据流量。但好景不长,仅仅一年之后,AT&T就开始频繁遭遇断网,尽管之后两年该公司一再追加网络升级预算,但仍未能缓解数据激增带来的网络压力,用户体验显著下滑,AT&T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机。这是促使AT&T取消不限量数据套餐的主要原因。迫于同样原因,美国几家运营商也先后停止发展不限量套餐新用户。历经数年,美国运营商早已建成了功能强大的4G网络,同时,用户的移动数据消费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今年年初美国四大运营商先后重启“不限量”套餐。
3、国外的“不限量”套餐是彻底不限吗?
从目前全球已有的“不限量”套餐执行情况来看,针对用户月使用流量超限的情况,运营商均有相应的举措。在最初版本的套餐中,美国运营商均会对超限用户进行降速。今年推出的最新版“不限量”套餐依然有超额限制。如用户的月流量超限(限额从22GB至30GB不等),联网终端在网络繁忙或是拥塞区域会被限速,运营商并未明确限速指标。但在此前的宣传中,AT&T称将降速至3Mbps和128kbps两档。Sprint特别强调的“优化”则指的是:视频格式限定在480p;在线游戏限速2Mbps;在线音乐限速500kbps;网速降至2G。另外,Verizon、T-Mobile套餐内包含10GB移动热点4G流量,用户超限后,移动热点将降级到3G,Sprint则会降至2G。韩国运营商的举措也类似。比如SK电讯此前推出的“不限量”LTE套餐规定,几类分档数据流量套餐(月度数据消费上限分别为8GB、12GB、16GB)的用户如果超限,每日可获赠2GB流量,这部分流量用完后,用户的联网速度将会显著降低,但不需要额外付费,降速的幅度将视当时的网络情况而定。
4、为什么要限速?
“不限量”套餐从最初面市至今的十年间,确实有约三年的时间是不限制的,但也因此给运营商带来了灾难。以AT&T为例,该公司2007年6月29日推出iPhone,之后三年该公司网内数据流量激增5000%,AT&T的网络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拥塞或是局部瘫痪的情况。2009年底,英国运营商O2也公开表示,此前6个月中iPhone等智能手机用户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令其伦敦通信网络备感压力,导致一些用户周期性无法拨打接听电话或传输数据。2009年,O2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增长了18倍。有业内人士当时即指出,导致AT&T网络数据量激增的一大原因是其iPhone用户享受的都是单一费率的包月套餐。这也就导致用户在使用数据业务时无所顾忌,无形中增加了网络的压力。从过往惨痛的历史教训中不难发现,国际运营商对“不限量”数据套餐进行超额限制,并非是运营商苛待用户,而是源自血淋淋的教训,暂时降低“网虫”的网速有助于他们慎重考虑自己的上网行为,从而保证网内其他用户的上网体验。
5、“不限量”套餐的上限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吗?
仍以美国为例,运营商此番推出的最新“不限量”套餐上限在22GB至30GB不等。根据媒体分析公司comScore的调查,美国人去年每月花在智能手机上的上网时间为87小时。根据爱立信的报告,美国人2015年每月平均使用流量为1.4GB。另据分析机构ChetanSharma的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美国人的平均移动数据流量为2.5GB。从美国运营商推出“不限量”套餐后的反映来看,将近十倍的限额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6、“不限量”套餐针对的是哪部分用户?
由于“不限量”套餐包含了大额的语音通话、短信、数据流量,为此这类套餐的定价普遍不低,针对的是相对高端的用户群体。美国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加入了数据共享元素,同时允许多人接入同一联网账户,费用叠加。如AT&T的“不限量”套餐,如用户家庭共有5位成员共享额度,月费高达220美元,价格相对低廉的T-Mobile只允许接入4部终端,也需要160美元。而且Verizon等运营商还要求用户选择“自动扣款”功能缴纳月费,不然每部终端还需多缴纳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