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浦漕盈腾讯定制数据中心,你可以触摸到“互联网实体”。听,微模块机房里服务器“嗡嗡”作响,这就是“互联网的心跳”;看,每一根线缆、每一条管道、每一堵墙面都用颜色彰显着自己的功能,鲜艳夺目的色彩被工程师们排列出秩序美,这就是“机房的颜值”。这里的服务器每天处理着上亿个微信点赞,传送着数以万计的QQ文件,保护着随时随地的微信支付,记录着玩家们在腾讯游戏里留下的狂喜与愤怒。
在信息网络部工程师口中,这里是一个创造了无数次“第一”的地方。近期,青浦漕盈二期机房竣工,揭开了神秘面纱。
这里离市区很远,离世界却很近。
听,互联网的心跳
这颗搏动的心脏,到底承载了腾讯多少生命力?腾讯将全国三分之一的服务器放在了上海,而青浦漕盈是腾讯在上海主要的数据基地之一,是辐射全国的云计算基地,也是亚太地区最先进的云计算和云存储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之一。
近年来,IT设施的模块化成了BAT等互联网公司的重要趋势。三年前,腾讯想要将这里打造成上海第一个微模块数据中心,上海电信承接下了这个突破自我的定制合建需求,信网部负责所有IDC机房的建设和运维,以最快速度奠定了这个“第一”。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一期机房于2015年交付,18个月一幢楼的IDC建设速度缩短到12个月,同等规模的二期机房又将“最快速度”缩短至11个月。
如此高标准的数据中心,能够缩短这么多建设周期,不仅得益于微模块的技术创新,更仰仗于公司内部的流程创新。公司各职能部门无不为此项目的进展而努力推进着,这也是跨部门协作的又一成果。
一个核心机房里,十个微模块整齐列队排开,每一个微模块都可以看作一个微型的数据中心,能独立运行,也能自我治愈。
微模块机房有两大特长,节能降耗和分步投资。
若干基础设施组成一个微模块,一个封闭式空间内维持恒温恒湿,小循环制冷方式及动态可调电力输出确保能耗最优。
同时,精确化管控也能进一步减低能耗,提高运维效率。每个微模块外部都有一个智能监控屏,放在微模块身体里的传感器实时传来湿度、温度等信息,便于动态调节,一旦发生意外还会发出告警。规范化布线使得每一根光纤都有一张“身份证”,叫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能通过“身份证”精确识别。
微模块所有组件都可以在工厂预制,拼装、改造、搬运都非常快速方便,大大缩短了现场组装密密麻麻机架的人力和时间,且具备分步投资建设、按需定制的能力。
凭借优秀的设计理念、完善的施工工艺、高效的运维工作,青浦漕盈腾讯定制数据中心以1.38的出色年化PUE荣获中国数据中心联盟“优秀中型数据中心”等殊荣。
看,机房的颜值
整个数据中心外观低调而朴素,腾讯似乎将这条最重要的生命线隐没在大上海的繁华里。而一层层揭开数据中心内部的神秘面纱,却发现了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如果说德国工程师是在用生命布线,那么,上海电信的工匠们则是在用灵魂“作画”。
青浦漕盈腾讯定制数据中心可以称得上是上海电信最美机房,欲与号称“颜值最高”的谷歌机房比肩。
研究了一沓沓谷歌、微软、Facebook机房的照片后,信网部的工程师们开始形成一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色彩管理标准,这也是上海电信的初次尝试。
在一期数据中心机房里,信网部为冷水机组管道穿上了五彩的保温“棉外衣”,一改蓝黑的沉闷色调。根据水温分成不同颜色,颜色越冷,管道里流动的水就越冷。冷冻供水管为深蓝,冷冻回水管为浅蓝,冷却供水管为绿色,冷却回水管为橙黄色。维修人员一看便知这是冷水还是暖水,抢修速度倍增,绝对是“中看又中用”。
在二期机房里,信网部工程师们抑制不住自己的创作灵感,二期的色彩管理并不是一期的“复制粘贴”,不仅将哑光的保温棉换成了更为靓丽的亮光面,更是画笔一挥,将不同功能的房间粉刷成了不同的颜色。
“以前在两个相邻的高低压配电间巡视时,经常会困惑自己走到了哪一间。”运维人员说,二期将两个配电间的机柜刷成了活力橙和深海蓝两种颜色后,终于不再像走迷宫了。
在米黄色暖调的走廊里巡视,每打开一个房间都会有一种惊喜等着你,IDC机房是电信蓝,配电间是高压警示常用的黄色,气体钢瓶间是消防常用的红色,水冷空调间是森林一般的绿色,让人目不暇接。最特别的是柴油发电机室,墙面上包裹着厚厚的吸音板,隔音效果堪比电台录音室。以人为本和环保理念处处得以彰显。 顺着五彩斑斓的水管爬上楼顶,黄色水管连接着几个冷却塔,光伏板吸收着太阳能,以供数据中心办公室的灯光用电。从楼顶俯瞰,可以望见铝合金色的三联供节能系统,通过对其产生的热水和高温废气的再利用,以达到冷—热—电梯级利用的一个能源供应系统。这些五彩斑斓的颜色,相互协作,谱成了青浦漕盈腾讯定制数据中心的“绿色交响曲”。
上海第一个微模块数据中心,上海电信第一次进行机房色彩管理,青浦漕盈腾讯定制数据中心不断尝试创新,才能不断创下“第一”;从微模块到三联供,从三联供再到太阳能供电,不断将能耗降低,才能谱出这首环保的“绿色交响曲”;这一切的创造都是出自电信工匠之手,这一天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运维人员一次次孤独的巡检,大到智能告警平台,小到一件棉衣,一副隔音耳机,都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