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电信召开电话实名制志愿服务分队2017年工作启动暨2016年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2016年电话实名制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单位8家、优秀志愿者25名。2016年是电话实名制的攻坚年,上海电信用户的总体实名登记率已达99.99%,新增电话用户实名率达100%,在上海通信行业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在这背后离不开上海电信一支特殊的团队——来自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的286人组成的电话实名制志愿服务队伍。
■记者 章蔚玮
自去年4月志愿者队伍成立以来,从线下到线上,大家兵分几路,深入到电信自营店、专营店、中小门店、开放渠道、友商、虚商、校园店进行排摸,排查电话实名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推动电话实名制有力执行。
与中小门店“斗智斗勇”
“排摸的内容主要是查运营商授权牌、实名制公告、黑卡公告、身份证识别仪,询问营业员实名制销售口径,每月初由各个志愿者分组长发布任务,至当月25日前提交查询结果。”西区局志愿者汪晓彤告诉记者,西区局是2016年电话实名制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单位之一,大家感触很深的是,他们所处地区“高危区”多,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险情”。
西区局管辖范围的“高危区”主要在上海火车站,那里聚集了大奥、不夜城等好几家大型手机城,在南、北广场的地下通道内还有一批中小售卡门店,地广店多,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西区局志愿者主动提高“突击检查”的频次和力度。除了1个月1次的大检查外,不少志愿者都会利用业余时间去这些中小门店“巡逻”。
对志愿者卞金凯来说,每个星期去一些“高危”中小门店逛一圈成了家常便饭。卞金凯发现,问题最严重的是一些非授权售卡门店,他们对实名制的要求并不了解,但又不在电信的管辖范围,不能像其他门店那样简单地督促整改。卞金凯和志愿者们就想了个方法,请区局渠道管理人员与这些门店沟通,借此机会让这些非授权门店成为电信合作商,不仅杜绝了隐患,还增加了合作伙伴。
在这次实名制落实过程中,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家运营商建立了志愿者联盟,互相检查,及时整改。卞金凯和队友们经常假装成普通客户去门店要求办卡,由此检查电信营业厅以及友商营业厅的实名制操作是否规范。
“三家运营商的卡都能出售的中小门店问题最多,也最难整改。”东区局志愿者徐冰欣说,推行实名制之初,还需要与一些“经验丰富”的中小门店老板斗智斗勇。随着突击检查的次数增加,小老板们对类似的检查有了警觉,一旦感觉到检查人员来了,便开始“规范”起来。几个回合较量下来,徐冰欣和搭档童琛调整“战术”,让志愿者们新老搭档,让新面孔去做“暗访”,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一来二去,在志愿者每周一次的督促下,类似问题慢慢得到改善。
在营业厅疏导人流
电话实名制志愿者队伍成立后,志愿者走进电信营业厅,他们的任务是现场引导、疏散人流。去年10月是推行实名制的高峰期,不少用户因为没有办理实名制被停机后,就到营业厅办理实名制登记手续,营业厅的客流量一下子加大了。于是,志愿者们纷纷走进营业厅进行现场支撑。
志愿者发挥的最大作用是推行“每日上报机制”,由驻守在营业厅的志愿者动态上报办理实名制的用户人数。每个营业厅每天最多能承受的实名制登记量,公司做过预估,一旦超过这个警戒线,志愿者就将数据立即反馈给公司,市场部会动态规划,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营业厅基础业务的办理。
在营业厅的志愿者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引导用户到网厅、微厅或者去就近的小营业厅办理业务。虽然很多营业厅都可办理实名制登记,但很多用户会选择去大的营业厅,容易出现拥堵。因此,志愿者建议用户到附近其他营业厅办理实名制。排队人群中有很多是中老年用户,因为他们不熟悉如何在网上办理手续,所以只能在营业厅线下办理。实渠部的志愿者郭峰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志愿者在营业厅接待了一位老人,引导他用微厅操作,但老人对智能手机使用不熟悉,微信需要重新登录却久久不能成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终于通过微厅完成了实名制认证,老人说,不但解决了问题,更学会了以后如何处理这种问题。类似的案例很多,尤其到月末,面对上千客流量,志愿者们要一一耐心指导,非常辛苦。
电渠中心建立了一支专攻线上渠道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主要负责检查线上天猫、京东、1号店内的售卡渠道,看代理店的资质,宣传用二维码是否准确,实名制公告有否张贴,激活过程中有无“活体识别”等,涉及到的链条更长,任务更细致。在20多名志愿者的努力下,线上代理渠道的实名制规范也基本达标。
本文刊于2017年5月6日出版的《上海电信》报第2版。联系编辑: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