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4号线部分站区间目前已试点开通5G“车地系统”,本报记者实地体验测试,在地铁快速行驶过程中,5G网速最高超过1800Mbps,而在传统网络覆盖下进行测试,在行驶的地铁中网速只有几十兆。
5G新型“车地系统”破解了地铁网速慢的难题,这是上海电信全球首创的覆盖方案,通过“数字室分+无线回传”,为乘客带来高速上网体验。与此同时,该方案能有效降低投资、提升效益比,节能效果亦明显。
地铁的移动网络建设,是为乘客提供高质量出行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地铁信息化、智能化的有力支撑。但一直以来,受限于特殊的环境,地铁列车在隧道区间快速行驶时,用户难以享受到更好的上网体验,这成为通信业界想要解开的难题。
技术创新是破解难题的“钥匙”。在6月底举行的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上海电信第一次公开展示了全球首创的5G新型“车地系统”覆盖方案,受到业界高度关注。5G新型“车地系统”能让乘客在疾驰的地铁列车中享受到极速5G上网体验,上海电信目前已在地铁4号线外圈宜山路站至蓝村路站区间开通试点,预计今年底前正式对市民开放。
5G“车地系统”到底能带来多快的5G网速?7月5日上午,本报记者率先进行了体验。结果让人惊喜,记者多次测试后发现,在地铁快速行驶过程中,5G网速普遍达到1700Mbps以上,甚至超过1800Mbps,看高清视频毫无压力,拖曳进度条也没有卡顿状况发生。
惊人!5G网速
超过1800Mbps
7月5日上午10点,上班高峰期刚过,不过地铁4号线车厢内的乘客依然很多,大部分都低着头在刷手机。
记者和上海电信云网发展部、移动互联网部技术人员在宝山路站登上了地铁4号线列车,驶往宜山路方向。在乘坐过程中,记者测试后发现,当地铁列车停靠站台时,5G速率普遍能达到400Mbps,上网使用体验良好。这是因为,在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举行前夕,运营商完成了上海地铁各线路站点(不含轨行区)的5G网络建设工作,全面实现297座地下车站的5G网络覆盖。但地铁列车在区间行驶过程中,记者发现手机网速出现明显下降,下行速率只有30至40Mbps,上行速率只有10多Mbps。
当地铁列车行驶至宜山路站至蓝村路站区间后,“巨变”发生了。
上海电信技术人员在手机上打开测速软件,页面上很快跳出数字,“车地系统”带来的5G实时下载速率达到1795Mbps,之后又跃升至1885Mbps。在之后的多次测试中,记者发现5G下载速率都在1700Mbps以上。在这样的网速条件下,无论是看高清视频,还是玩手游,都毫无压力,十分流畅。
据技术人员介绍,根据他们最近多次实测结果,在100M带宽单载波条件下,“车地系统”5G的下行峰值速率超过1.1Gbps,均值速率超过800Mbps;而在200M带宽的双载波条件下,下行峰值速率达到2.1Gbps,均值速率达到1.7Gbps。
同样是在宜山路站至蓝村路站区间,记者在传统网络覆盖下进行测试,在地铁列车行驶的过程中,网速只有32.9Mbps。
32.9Mbps Vs 1800Mbps!也就是说,在“车地系统”的加持下,乘客将能在飞驰的地铁列车中所享受到的上网速率,是现有水平的数十倍。
首创!“车地系统”
破解地铁网速慢难题
地铁4号线是上海建成运营的第5条地铁线路,全线开通至今已有16个年头。而最“老”的地铁1号线,运营开通至今正好30年。
在这样老的地铁线路中,原先铺设的漏缆不支持5G,所以在地铁列车区间行驶过程中,乘客只能使用4G网络。另外的难题在于,漏缆被安装在隧道墙壁上,在它将信号“打”进行驶的地铁列车中,要穿越厚重的金属厢体,不可避免会产生极大的衰减。加之老的漏缆频率干扰现象较为突出,也给乘客上网体验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能让乘客在乘坐4号线这样的老线路时,全程都有优良的5G上网体验?
如果仍是采用传统的漏缆覆盖方式,矛盾依然突出,不仅是新增漏缆的安装空间不足,而且要通过协调对电源进行改造,另外施工周期会远远大于新线。同时,“顽疾”未除,漏缆信号仍要穿越厚重的地铁金属厢体,不可避免会产生极大衰减,进而影响乘客上网体验。
要高效为这些老线路提供5G全程覆盖,急需新的建设方式。
为了破解难题,上海电信全球首创5G新型“车地系统”覆盖方案,通过“数字室分+无线回传”,为乘客带来高速上网体验。
具体而言,上海电信通过BBU+pRRU架构在地铁车厢内部直接搭建一套完整的5G室分系统,在第一节车厢内安装1台BBU设备,在每节车厢内都安装1台pRRU设备。也就是说,乘客在地铁行驶过程中所接收到的网络信号不是从车厢外面“打”进来的,而是直接连接车厢内pRRU设备发出的信号,没有了穿越金属厢体所导致的信号衰减。
同时,上海电信利用5G大带宽高速率的特点,在隧道内安装5G AAU,在地铁车辆的车头和车尾分别安装CPE,实现网络数据“高速回传”。
车外有大带宽回传,车内有完善的室分系统,内外结合,5G新型“车地系统”为用户带来更快的网速。
攻坚!突破难点
显现创新价值
目前,5G“车地系统”已经在地铁4号线隧道内部分区段开通,从整体实施效果来看,创新价值已初步显现。
最明显的效应就是,网络性能提升带来用户体验跃升,即使在地铁这样的特殊场景下,用户能享受到甚至比地面5G更快的上网速率。其次是,新方案下隧道网络建设工期大幅缩减,不用再铺设泄漏电缆,地铁施工难度大幅降低,以4号线为例,工期由原来1年缩减至6个月,缩短了50%。再者,新方案能有效降低投资、提升效益比,5G“车地系统”相较于传统覆盖方式投资可降低20%,如地铁4号线预计一年可节约370万度电,相当于455吨标准煤,节能效益明显。更重要的是,5G“车地系统”在满足乘客极速上网的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大带宽满足行业场景需求,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5G“车地系统”的上场,为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地铁场景下的5G覆盖,尤其是解决地铁存量老线的5G覆盖及4G质量问题提供了有效抓手,同时,大带宽也为地铁行业车载应用带来无限可能。
在这背后,技术人员克服了诸多挑战,攻克了多个难题。
地铁车厢内安装空间有限,而且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一直震动,所以技术人员对车载设备进行小型化定制开发,使其体积更小,并且具有更高的防震性能等。
更大的难题在于,地铁列车由多节车厢构成,而且车厢有时会更换和重新组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用一根光缆将所有的车厢连接起来。否则,每更换一次车厢就要重新布设线缆,极不利于运行维护。为了确保地铁车厢重新组合之后,连接依然稳定、畅通,技术人员定制开发了光缆盲插连接件,换了车厢后可以快速将光缆重新连接起来。经过这段时间的试点之后,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可靠性。
建设人员同样辛苦,要经常“挑灯夜战”。和普通场景不同,地铁场景下施工时间有限,必须是在地铁停止运行的阶段才能施工,通常是在深夜12点至凌晨3点之间。
在完成整体的设备安装开通后,5G“车地系统”将进入动态调测阶段,并在12月底实现网络在地铁4号线全线的正式运营,具备公众客户接入能力。届时,乘客们就可以在飞驰的地铁列车中使用飞速的5G网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