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的一天,中区局的首席技术专家赵勇在倒三角支撑平台上发送了一个支撑需求,第二个工作日,市场部相关人员“接单”,第三个工作日,赵勇便接到了电话,沟通解决方案。在倒三角支撑平台上,提出需求、解决问题正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既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也激发了员工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难点困扰已久
“目前,公司对订单时限有考核要求,有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发现非直销渠道受理的订单,如果碰到用户需求受理出错、用户地址出错等受理原因无法安装时,需要联系受理渠道进行协调处理。但实际情况是,因为非直销渠道受理的工单上没有受理人联系信息,很难及时联系到相关的受理人,既耽误为用户服务,也达不到订单时限的考核要求。希望非直销部门在受理订单时,能将受理人员或部门联系人预留在联系信息中,以便发现错误订单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受理人员或部门。”6月底,赵勇在公司的倒三角支撑平台上发起了这条关于渠道问题订单协调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问题困扰赵勇以及他的同事很久了,“如果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既影响用户感知,对公司来说也是损失。”赵勇和他的同事碰到过这样的一些情况,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卡单、资源欠缺等问题,无法完成安装,但因为无法联系到受理人员,以至于让用户干等或者造成投诉。
每月都要“发问”
当赵勇在倒三角支撑平台上发起这个需求后,这个需求被转到了市场部,很快就得到了回应。在问题被接单后的第二天,一点接应人、市场部业务管理中心的裘晓东就迅速联系了赵勇,了解具体情况,确认其需求是在外线工单上展现业务受理人员的联系电话。“这个问题涉及到外线工单的系统开发,系统开发需要找IT部,外线工单则由客调中心管理。”于是,裘晓东马上和IT部、客调中心进行沟通,和双方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裘晓东的协调下,目前,IT部和客调中心已经确认了方案,系统也正在开发中。
现在,赵勇成了倒三角支撑平台的“忠实粉丝”,在工作中碰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要去倒三角支撑平台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几乎每个月他都要在平台上发起问题。“因为在平台上发起的大多数问题不仅能很快得到响应,也能得到解决,让我感觉很有效果。”
不久前,赵勇就在倒三角支撑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关于电视宽带、酒店完美联盟业务的需求,这也是赵勇在工作中碰到的。有的酒店使用IPTV时,后台接入的是混频设备,没有IPTV锁屏功能。如果遇到断电造成机顶盒关机等情况,重新启动后,混频设备也需要重新进行频道调试,否则,住宿客人在房间里看到的电视页面只能是IPTV首页面,无法观看频道节目,酒店感到不方便。这个需求发出后同样得到了迅速响应,互联网部通过远程锁屏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不仅为酒店提供了方便,也解决了赵勇的难题。
这不,赵勇又正准备在倒三角支撑平台上发起一个需求,这次是关于营维人员工号的问题。“公司规定,每半年营维人员工号要激活一次,如果没有激活,这个工号就不能登录公司平台。营维人员经常会忘记激活,如果发现自己的工号不能用,就要重新走审批流程,在没有审批下来之前,只能用别人的工号。”赵勇希望,能建立一个提醒制度,到时提醒营维人员激活工号,尽量减少他们的不便。他对解决这个问题也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发现问题是企业的“源动力”
“得一人而得天下,失一人而失天下”,这句中国古语体现了无论是治理国邦还是管理企业,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答案或许有很多种,但善于思考、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的人才一定是其中之一。
马益民总经理曾强调,要特别鼓励在销售一线、运维一线、服务一线的人员主动发现问题、暴露问题,让问题显性化,从而有效地促进解决问题。公司要强化对问题发现者和问题解决者的褒奖机制,形成鼓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文化和氛围。为此,本报推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系列专题报道,寻找那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实际上,培育“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企业文化已经在不少国际知名企业中开花,比如在丰田,员工会为没有发现问题而不安,大家都在拼命地发现问题,以提升企业的生命力。
“问题”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定义,“不懂的”“被动碰到的”这些都是问题,但更重要的在于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曾说,喜欢答案的人很痛苦,因为他的世界不断崩塌。喜欢问题的人很欢乐,因为手中的慧剑越来越锋利。
因为,能够发现问题的人,眼里看的、脑子里想的是未来。在倒三角支撑平台上,很多员工就是如此,无论大问题、小问题,这些问题都在推动着企业向前发展,也为企业注入了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