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姝是公司新兴业务运营管理部推进处副处长,承担着公司新兴业务推进与运营管理的职责,这是一个处处需要创新的部门。
“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是朱姝的行为准则,为了响应集团业务生态化要求,她既要为现有业务守疆拓土,还要不断改进既有工作模式,通过“传、帮、带”等方式,积极带领团队下沉一线,切实解决业务及管理流程上的问题,用实际行动为党和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绘制一条新业务产品的“生命线”
“过去,我们仅仅知道有这样一个产品,但却不知道它是否处于良性发展的过程中,所以常常找不到问题的关键点。”朱姝发现,产品评估体系的缺失是公司产品孵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
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那么公司的产品和业务是否也有自己的“生命线”呢?受到这一启发,朱姝带领团队开发了一套“新兴业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把公司产品纳入不同生命周期:导入期、生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并基于生命周期对产品进行管理。
萌发绘制产品“生命线”的初衷令人兴奋,但实现过程却不容易,因为若想确定某个产品所在的周期,就需要梳理出该产品或业务的成本和多维度收入情况。然而,在原有的财务体系下,单个产品的对应财务关系复杂,从而导致单独产品线的财务数据很难被轻易剥离出来。
为此,朱姝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梳理工作。300多个产品、2000多对关系,团队的梳理工作消耗了近1年时间。这项乏味而繁重的财务梳理工作让原来财务部门对应不清晰的问题得以缓解,产品和业务的营收变得更加明晰。朱姝和团队的工作经验在电话会议上向全集团得以分享和推广。
绘制“生命线”只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第一步,为了加速产品优化改进,朱姝团队进而又设置了“红黄牌机制”,对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收入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如果一件产品的利润率下滑,规模也在下滑,那么新业务部推进处就会给该产品发一张“黄牌”,提醒产品运营单位对产品进行优化改进;一旦产品利润率继续恶化下去,就会收到“红牌”,这意味着若利润率没有好转,则将在半年后对产品进行下线处理。
每半年,新业务部都会对旗下产品线进行一次评估,通过红黄牌机制指引产品的优胜劣汰。“如果没有产品退出机制,公司的人力资源和平台资源都将被浪费。”朱姝对每一部分成本都进行严格的把控,除了清退衰退期产品,朱姝还想办法将好的产品推广出去。今年年初,新业务部推进处设计出一整套“产品交易会制度”,为产品部和区局搭建桥梁,把区局的销售力量调动起来,“就像交易会一样,区局选出自己认为好销售的产品,新业务部则匹配一些机制,将产品部和区局协调起来。”
朱姝认为,上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科学开放的制度,始终走在集团前列,作为上海电信新业务部的一员,那么也应当走在前面,为各部门试出一片可以大有作为的天空。
奖罚分明的虚拟股权激励
为了让重点项目团队更快更好地做强做大产品,新业务部联合人力资源部共同提出了一个重点产品区隔方案,采取虚拟股权的合作方式对项目进行管控。“虚拟股权”顾名思义——不具法律意义的“虚拟”的股份权益,虽然不具备法律效益,但员工却可以借此在完成一年的项目工作后,切实获得增配激励。
每年公司都会制定统一的年度目标,虚拟股权则会针对这些目标,面向公司的前后端所有员工直接招募项目成员。如果项目成员在年底实现了工作目标,就会获得增配激励;反之则会获得相应的扣罚。
2015年,虚拟股权政策施行之初,产品项目大致被分为扶持型和成熟型,成熟型项目能够按照虚拟股权的运行模式根据结果获得相应奖惩,而扶持型项目享有更加优惠的孵化政策——即使达不到目标,也没有相应扣罚。在今年新业务部与人力资源部共同选出的参与虚拟股权激励的9个项目中,这些项目不再分为扶持型和成熟型,而是统一划归在成熟型项目行列,如果项目没有完成,项目组成员都会受到扣罚,完成则会有相应的激励。
朱姝认为,对于虚拟股权项目组来说,今年的挑战无疑超越往年,KPI考核有所增长,而更多平时很难推动的攻坚克难目标,也全部放在了这些项目当中。
给星火一缕风,让它们去燎原
除了新兴业务运营管理部推进处副处长的职务,朱姝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作为公司C+优秀人才,参与扬帆带教老师和远航IDP导师工作,每年带教新进来的年轻员工。
“我们部门青年员工特别多,一般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90后的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如果你让他们做的事情是他们真正想做的事,那么就会在上面用心发力。”朱姝崇尚扁平化的团队管理模式,平时非常注重跟新员工进行交流。她善于激发这些年轻人的原生动力,因为她总能从年轻人当中收获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
“智能组网”这款用于测评家庭网络环境的手机软件,就是新业务部一位青年员工提出的点子。朱姝回忆,当时这位员工主张做一个手机软件,帮助用户在安装智能组网业务前后测评室内网络环境,“安装前后一比较,用户直观地感受到了产品体验的提升”。这款软件在集团获得了黑马大赛的奖项,并很快在各省公司中推广开来。通过这件事,朱姝相信,管理好一个年轻团队不仅需要在流程上的严格把控和手把手教授基本技能,更需要给团队成员创新的空间,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存在非常多的可能性。
“我们叫新业务部,因为在工作中我们接触的很多事情都是新的。工作中的我们会有很多突破,无论在流程上还是创意上。”因为经常要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又要坚持创新寻求突破,朱姝称自己的团队经常要顶住压力苦中作乐。
作为一名80后,朱姝和自己团队的新员工年龄差距并不大,多年的交流已经让她很懂这些个性鲜明的90后,“他们其实非常在意工作中的获得感。”从工作事务到生活细琐,与其说是上下级,朱姝更多时候像个大姐姐。
多年的经验使朱姝在工作中更加老练沉稳,面对年轻人的许多困惑,朱姝经常能提出自己的建议,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