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信运营商这样的巨轮而言,转舵之前能否先发现行业变革前的征兆,然后找到前进的战略方向,是转型成功的重要开始。2015年1月1日成立伊始,这个重担便压在了新业务部身上。
站在上海电信转型的最前线,从一开始只是承接集团创新部的落地业务,到上海本地新产品实现量的突破,并作为集团产品向全国推广,作为新业务部总经理,金剑锋心中始终绷着一根弦:随时保持对新网络和新技术变化的敏感性,并及时将变化与需求关联,打造新的市场,“这就是我的在状态。”
■记者郝俊慧
不仅仅在通信市场“抢食”吃
新业务部,顾名思义,创新自然是核心。作为部门的当家人,金剑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突破电信藩篱,找到更大的市场?
“时刻关注新技术、新网络的发展,是我的必修课。”2017年中,中国电信宣布NB-IoT正式商用,同年,另一个热门词是人工智能,随着AI在视觉识别领域产生突破,金剑锋敏锐地察觉到,属于电信的风吹起来了。
应用场景在互联网时代是能否获得用户的核心要素之一,产品有越多的应用场景意味着拓展的可能性越多,传统的电信产品宽带和电话应用场景单一,一旦遇到市场天花板,剩下的只有惨烈竞争,而可以将万物互联的NB-IoT带来的却是数不清的应用场景。
每天,金剑锋的会客表都排得满满当当,他要见的人来自各行各业:物业管理、社区治理、公共消防安全等城市管理者、水文测量科学家、传感器生产厂家、机场延误症“患者”、气象信息公司……和他们聊什么?需求。
如果真有“头脑特工队”到金剑锋的大脑里转一圈,它们会发现这样的秘密:一排排电信业务名称、新网络、新技术在“排队等候”,一旦一个新需求进入大脑,大脑在经过紧急运转之后,会发出“叮”的一声——配对成功!这一切的发生可能只有数秒。
“叮”之后的故事有很多。
横沙岛位于长江口的最东端,是上海批建的森林生态岛,但生态岛的标准如何确定?如何避免破坏生态的事件发生?过几天,新业务部的物联网团队便会和中科院一起给出答案,沿着环岛路径,每隔2-3公里,会在土壤里埋下一个小圆盒子,里面装满各种传感器,水文、土壤、空气等环境因子都通过NB-IoT传输回中科院的系统里,一旦有指标超过阈值,系统马上便会报警。
另一个故事来自社区管理。2018年,上海市政府对美丽家园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要求都有了进一步提升,顺势而为,新业务部迅速立下美丽家园3.0的“军令状”,在每个区都要建立一个典型样板小区。自今年1月15日虹口区中虹花园打响第一枪后,松江、嘉定、青浦、宝山等区都有成功案例诞生,其中很多产品应用之巧妙让人咂舌。比如,用高清摄像头不停扫描楼层,一旦有高空抛物,触发扫描虚拟红线,系统便会报警,并自动抓拍,从而有利于物业判定责任归属;同样是高清摄像头,还可以用于小区防盗,如果一个陌生人在小区里游荡的时间超出一定时长,系统会判断为异常徘徊,也会报警,保安接警后可以及时找到人并询问;给家里老人准备的物联网五件套,不仅可以测烟感、红外、湿度等关键数据,还可以防丢,很好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
这样的应用场景以往与电信运营商无关,但现在,金剑锋不断开拓这样的用户,新业务部先后推出了30多项新产品和新业务,其中5-6个为自研产品,“不要仅仅在通信市场‘抢食’吃,物联网和新技术带来的市场视野非常大,通过技术创造的新需求,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精准定点、快速突破、找到属于自己的物联网,在这片蓝海中,友商和我们有相当大的差距,电信有绝对实力可以碾压对手。”
通往客户的最短指挥链
90后包克慢2014年8月进入筹备中的新业务部,去年成为挂职副处长,他的成长之路非常快。2014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入职的包克慢,在大学生训练营中第一次见到了金剑锋。彼时,他已经“名花有主”,被分配到某区局,然而,金剑锋招募演讲中对电信新业务前景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他,他毅然决定——“跳槽”。
这样的场景在此后每年都会在上海电信的“新军训练营”中出现。每年,人力资源部都为新业务部召开特殊的“宣讲会”,吸引那些“过五关斩六将”进入电信的优秀大学生二次选择,新业务部从中选“苗苗”。这些“尖子生”在新业务部成长迅速,有的进入了公司的远航团队,有的获得了公司、集团级的表彰。包克慢便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先后参与了北京国际通信展信、上海工博会、GSMA(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等大大小小几十场展会,负责为电信展台提供业务展示。作为一名新人,能将这些重大活动从头到尾扛下来,包克慢将之归功于新业务部扁平化的管理风格和无条件的信任机制,“金总一般说两句话:这事你来做和有事你找我。”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指出:“组织不良最严重的病症,便是管理层次太多,因此,要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尽量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近几年,扁平化组织结构在互联网公司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从金剑锋组建新业务部的第一天开始,他便“砸扁”了国企传统的金字塔结构。
在新业务部,副总经理陆奕奕和总经理助理姚远带领着两个团队,分别负责智慧家庭和物联网,每个团队下分项目小组,小组长即项目经理。传统的中心和处室结构被打破,小组长中既有处长等中层管理者,也有普通员工,每个人责权利与项目挂钩,每周金剑锋都要和两个团队分别碰头,了解所有项目的最新进展。
在新业务部还有一项创新,那便是与人力资源部合作推出的区隔激励机制。每年,经过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小组都会挑选出一些新兴业务,分为扶持型产品和成熟型产品,对项目组成员分配“虚拟股权”。在考核期结束之后,完成指标的项目组,可以按比例享受超额提成奖,而且上不封顶,为此,人力资源部给新业务部特批了一部分区隔奖励,而且团队成员还可以分配到超额“可选福利包”,用于疗休养或者专项培训费用的报销。如今,两轮区隔激励协议已经完成,大数据、翼支付等新业务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指标,成为公司的“明星业务”。2018年,新一轮区隔激励协议报名也已开始,智能家居、美丽家园、移动视频等新风口上的项目都已进入候选名单。
“凡事一定要一抓到底。”金剑锋身上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激情,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将这种激情很好地传导到每个项目经理身上,从而让整个团队始终在状态,同时,也让下属的问题及时上传到他这里,从而提升问题的解决速度。
正因如此,新业务部员工的成长非常迅速,除了像包克慢这样的90后在本部门升职以外,3年多来,新业务部每年的员工“流失率”超过10%,不少人成功竞聘到其他部门的更高岗位。自己带出来的“兵”能有更好的职业前景,这让金剑锋感到十分欣慰。
“双赢”是推动部门合作的关键
在通信市场外“另起炉灶”创造一片新的蓝海,是机遇也是挑战,风口来了,电信运营商要怎样才能飞上天?
事实上,尽管物联网给了电信足以碾压对手的网络优势,但除了一张网络,电信运营商在生态圈中的地位并不占优。经常摆在金剑锋案头的难题是:发现了需求,但新业务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维护,怎么做?
在美丽家园3.0建设中,新业务部自研了一款烟感器,利用NB-IoT网络和简易的安装方式,它解决了以往同类产品对电源和有线网络的依赖,可以很方便地安装在任何场所,从而使烟感器从工业用品变成一个消费级产品。
问题随之而来,如果对安装地点不做点对点录入的话,一旦报警,很难做到及时精准定位,但对于装维人员而言,这个产品从未安装过,且需要有一套终端系统进行详细信息录入,这些流程亟需网运部等其他部门支撑。
金剑锋“说服”网运部的理由很简单:上海宽带、固话市场已经饱和,装维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提升收入。双方一拍即合,网运部拿出最好的4家装维公司负责烟感器项目,平台也很快就要上线。
“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没有事情是绝对做不成的。”金剑锋一直向团队“灌输”这样的理念:构建生态圈的时候,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必须找到双赢的基点。如今,新业务部已经和互联网部、移互部、政企部以及区局等多个部门形成虚拟团队,共同“打单”,成果斐然。
在生态魔方中找准位置
传统产业链的线性关联,往往靠内在资源驱动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却因为彼此之间成本和利益相互影响而成为“零和游戏”。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关系,更像是一个生态矩阵,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尊重。在2017年7月27日的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明确提出,在中国电信的转型3.0时代,整个产业链要共建生态魔方,共创全新价值。
新业务部无疑是离“魔方”最近的部门。尽管现在新业务部已经和30多个产业链公司形成合作关系,但金剑锋觉得这个数字远远不够。不久前,新业务部在竞标一个养老项目的时候,败给了对手,尽管电信的产品更符合老人需求,但中标者却是一家专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招标者认为,服务是他们更看中的要素。
这让金剑锋决定,2018年在行业合作的机制和模式上一定要有所突破,通过多种商业模式聚合产业链企业,共享各个公司之间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从而实现能力叠加,但同时,“我们要在一些行业做引领者。”
2015年11月,上海电信发起的“上海‘互联网+’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将上海电信的通信网络历史数据向联盟成员开放,这意味着在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商正在建造一条产业链实现数据的真正价值。作为这项业务的具体承接单位,新业务部持续挖掘数据价值,为市政管理、产学研等各行各业提供了可贵的数据金矿。
找准合适的垂直领域,做平台型服务是实现引领者地位的另一条路。在美丽家园3.0建设中,新业务部也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方案和产品合作模式,将各个公司资源整合到同一平台,利用电信运营商庞大的客户群和多元的政企条线,创造新的需求和市场,同时合作者也可以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