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音响、卡通充电宝、音乐小夜灯、体脂秤、VR游戏眼镜……这些时尚的电子智能产品,如今开始出现在电信营业厅。4月17日,记者前往浦东探访了几家电信营业厅,被这些时尚的小玩意吸引住了。
电信营业厅早就玩起了跨界服务,比如营业厅里开星巴克、设迷你K吧、玩陶艺、做美甲。不过这一次的跨界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虽然这些商品并不是电信的业务产品,但是它们与电信产品又称得上“情同手足”,因为这些电子产品都被贴上了“智能”的标签,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时代,智能产品通过网络是可以相互“来电”的。所以,电信营业厅开始刮起了一股泛智能终端销售的时尚风。
“小而美”产品卖得俏
去年底,浦东局实体渠道“小试牛刀”,试点在营业厅推广智能产品,如今,浦东局已有17家门店设立了智能产品专区,智能产品包括儿童类、娱乐类、出行类、安全类、健康类五大类。
妙境路营业厅是浦东局开设的第一家泛智能终端销售店,记者来到营业厅,只见营业厅的用户等候区域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智能终端产品柜台,陈列了智能手表、充电插座、门铃等多款智能商品。其中最热门的商品当属智能手表,多达二十余款。妙境路营业厅店长张少波告诉记者,智能手表是卖得最好的一款产品,用户在排队等候的时候会顺便体验一下这些产品,也有家长专门带着孩子来试戴这款专属于小朋友的智能手表。另外,像充电插座、门铃这样的小东西,也比较受欢迎。
在浦东局的17家泛智能终端销售营业厅中,上南路厅独具特色,营业厅的门头“双雄合璧”,一边是“中国电信上南路营业厅”字样,一边则是“京东专卖店”标识,这是浦东局和京东合作的一家门店,主打“京东线下门店”概念。营业厅里,京东线上门店畅销的电子产品基本都有,如智能手环、蓝牙音响、耳机、移动电源以及游戏类产品等,关键是,这些产品的价格与京东线上价格一模一样,这让不少用户觉得在京东是这个价格,线下也能以同样的价格把产品拿回去,对原先喜欢在京东上购物的用户来说,既能享受线上价格,又能体验线下产品,所以门店提出“线上的价格,线下的服务”这一理念。
进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浦东局开设的17家泛智能终端销售营业厅大多为商圈店,因为商圈会带来更多的人流,这也是开设此类门店的用意之一。事实上,这一效果开始显现。妙境路营业厅是浦东局开设的第一家泛智能终端销售店,客流量提升了20%以上。上南路营业厅开设京东线下店后,不少京东粉把它当作京东实体店,想买什么智能产品会想到去上南店体验一番。在沪南公路营业厅,平日只有附近老年人来营业厅,在引入智能终端产品展台后,也开始吸引年轻人进店。“这也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一种效果。”浦东局渠道中心主任罗珏说,营业厅非常关注客流,不仅关注客流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走进营业厅。
客流来了,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促进电信业务的销售。所以泛智能终端销售的合作模式与以往的异业合作有所不同,店里选择的智能终端产品,可以和电信业务关联,比如与手机做互动,可以通过手机记录体脂秤测量的身体各项指标,也可以通过蓝牙耳机播放手机点播的歌曲,甚至可以用语音遥控钟表自动报时。为了让营业员更好地推广这些智能产品,由浦东局渠道中心副主任殷亮牵头的殷亮工作室,会通过工作室的易信公众号每周推送智能产品的介绍及销售话术指导,并在每月的专营渠道业务培训会上开展智能终端培训会,让一线销售人员及时了解最新产品的卖点。
浦东局之所以能率先开出一批泛智能终端销售门店,也得益于他们3年前成立的“代理商终端联盟”。当时,浦东局选择了比较强的8家代理商,组成了“Top8代理商终端联盟”,联盟成员和电信相关人员一周一会,很多别出心裁的销售点子就是通过这样的头脑风暴诞生的。联盟成立3年来,每年浦东局的手机销量呈逐步递升态势,去年的手机销量就比上一年提升了22%。“当然,电信不是专注卖终端产品的,我们的目的在于,把客流吸引过来,提升我们的主营业务量。”罗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