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市场部旗下的移动终端运营中心成为独立部门后,从事多年财务的陈凌芸翻开了人力资源工作这一页。从零开始的工作没有令她却步,反而被她视作成长的台阶。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工作习惯让她事半功倍,同时来自各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也让她心存感激。
■记者李蕴坤摄影范奕俊
压力大时会夜半惊醒
陈凌芸是人力资源工作的新手,她拿出肯学、好学、不服输的精神气,反复摸索人力系统各个模块中的使用路径。
记者: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工作的新手,你的压力大吗?
陈凌芸:我是今年4月转行的,现在薪酬、培训、绩效都是我在处理。压力肯定有,有时候会夜半惊醒,特别是在处理全年人工成本预算的时候,这个数字涉及到核拨年终奖,容不得一丝误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我记得有一次,人力资源部门要求我们盘数字,我把报表提交后,想想还是不放心,晚上躺下来之后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真的就想到一个小问题。因为第二天是周六,我不可能再联系人力资源部的同事了,所以我就设了星期一一大早的闹钟,以便及时复核。
记者:你是怎样学习人力资源知识的?
陈凌芸:这方面我要感谢市场部的老师,基本是手把手教我怎么发工资、怎么操作绩效、怎么维护人员关系。因为我做过10年财务,薪酬又是基于数字的应用,所以学起来上手还比较快。每个月10日是时间节点,工作特别多,领导也会和我一起核对数据,适当地减轻我的工作量。
记者:高度负荷下,你是怎么安排工作时间的?
陈凌芸:我早上8:00-8:30到公司,有时候中午不休息,午饭就叫外卖,所以我在办公室吃饭大家也见怪不怪了。我的生活一直很规律、很准时,像早期住校的时候,都是一熄灯就睡的。我觉得学习就应该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保证了当天的睡眠时间,第二天才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学习上。
如今在工作中,我也是这么坚持的。我有一个习惯,但凡有空闲的时候,先看一下OA,把重要的信息排序记录下来,以便处理起来能分清轻重缓急。我通常会在文件上没有打印的一面做记录,直到每一项工作都打勾完成了再把纸处理掉。
与周围人的碰撞
兼任工会委员和支部委员,陈凌芸时常协助工会组织活动,同时积极开展终端中心支部工作。她相信在为员工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识每位成员,发掘不同人的特长。
记者:工会组织的活动多吗?
陈凌芸:活动还是不少的,像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儿童节、读书日等都要开展活动。今年公司举办员工文化艺术节,活动也不少。从这些活动中,我能更多地了解大家的特长以及想法。比如今年的五四青年座谈会,原来是想召集35岁以下的人员参加,但领导特别提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0岁以下都算青年,所以鼓励大家都来参与。年轻人以外包人员为主,毕竟如何关心、关爱外包人员,也是工会的重头戏。经过这样一次座谈会,希望把大家更好地融合起来。
记者:这些活动都是何时规划的?
陈凌芸:见缝插针地准备,做不完就带回家。有时候我们搞联合支部,就会有别的工会委员跟我合作。今年我们组织过自然博物馆的一个主题课程,我就和市场部另一个工会委员共同策划,尽量让大家都满意。
辅导孩子的方式变了
走上新岗位后,陈凌芸没有时间像往年那般亲自督促孩子的学习。于是,她思索出新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给孩子树立自律的榜样,教他同样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记者:你还有时间辅导孩子功课吗?
陈凌芸:孩子小的时候我都是亲力亲为的。今年工作比较忙,我就有了新的想法,觉得孩子不能一直依赖父母。我儿子今年11岁了,他的思想也还算成熟,所以我就和他当面交流,告诉他如果能做到自我监督,我会给他怎样的奖励。
记者:你是在用人力资源的制度来激励他吗?
陈凌芸:一开始他还是比较依赖我,但是慢慢地发现妈妈有妈妈的工作。他在学校里是学习委员,相信他是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的。我奖励他的方式就是他最爱的游戏。我告诉他,如果让妈妈看到100分的卷子,那玩游戏的时间肯定会倍增。而且我不定时地对他进行现场测验,像抽背单词,如果全部通过,那么延长游戏时间,否则就要暂停。这种奖惩措施已经让他尝到了甜头,而他今年的学习也没有落下,这让我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