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们身着军装,保家卫国;
如今,他们坚守岗位,初心依旧。
秦峰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网络运行部)
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一员,亲历1997年香港回归庄重的一刻。退伍后回到电源中心,充分发扬部队打硬仗、打胜仗的顽强作风,曾前后两次被公司派往孟加拉国参与当地电信改造,回国后又经历了4年的三线改造工程。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梦想、初衷,或许各有不同,但因一身橄榄绿,从此有了共同使命担当。”
司徒志华
(中国电信上海南区局维护中心)
他是一个从军队退伍的硬汉,真诚朴实。自从走上动力维护这个岗位,军人的素质和纪律让他就像个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动力空调设备,用最扎实和最严谨的工作态度,体现着军人的本色。炎炎烈日,冰冷寒夜,设备应急抢修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没有亮堂堂的口号,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通过千百次磨炼成就的过硬技术。
周晨浩
(中国电信上海北区局和田分局)
2012年底,他从武警部队退伍,进入北区局和田分局从事派单销售经理。多年的军旅生活塑造了他坚毅顽强、吃苦耐劳的性格。身为共产党员的他,通过参加“创美丽家园,党员在行动”社区活动,以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周到的贴心服务,获得辖区街道的认可,并于今年3月拿下加密通信百余线的大单。
韩军
(中国电信上海北区局甘泉分局)
1995年12月从38502海军司令部复员后,他进入长途电信局从事电力工作,后被安排到甘泉分局做客户经理,2015年他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小CEO。长期接受部队的教导和熏陶,他养成了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今年甘泉分局完成“精/微三扫”58个小区覆盖,设摊场次达到116场,他几乎场场到岗,用行动和业绩证明退伍军人的风采。
李永宁
(中国电信上海嘉定局南翔分局)
他曾参加老山对越轮战,在一线战场奋战165天,爬过险山密林,钻过猫耳洞、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1987年10月退伍后,他来到嘉定邮电局,三十年如一日,一头扎根基层,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军人敢打敢拼的硬朗作风,在装维质量、设备回收率等指标完成上,始终保持在区局名列。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他让“英勇顽强、不畏艰苦”的“猫耳洞精神”在新时期持续闪光。
沈昱
(中国电信上海青浦局维护中心)
甘于平凡、无怨无悔。他进入青浦电信局工作后,吃苦耐劳,一丝不苟,从线路维护的基层,一直做到赵巷分局的测量室班长,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员工。面对新技术、新趋势,他不畏艰难,转战于维中动力维护第一线,从零学起,挑战自我。他立足动力专业,积极投身应急通信,将保障通信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商海民
(中国电信上海北区局甘泉分局)
他先后在河北保定86004第二航空预备学校服役,陕西户县86028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6航校当一名光荣的空军,执行过多次部队飞行任务。工作中他说一不二,坚决执行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为分局做好派单销售支撑工作。他说:“我今年59岁,不到两个月就退休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更要立足岗位,站好最后一班岗。”
沈卫朝
(中国电信上海移动互联网部重保中心)
1977年1月,他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活。第一次手握钢枪站岗放哨、第一次开山放炮建碉堡、第一次扛着机枪打靶归来、第一次成为“硬骨头”班成员、第一次勤奋学习搞科研,点点滴滴都让他铭记于心。如今在电信从事无人机应用项目,他觉得更是实现了当年他在部队做气象观察员时的梦想。他想那时要有无人机,他一定会用它来代替探空气球完成高空气象数据采集,为相关单位提供更加准确地气象报告。
蔡锋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大数据部)
他认为,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军人,即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保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优秀品质,用实际行动展现“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风范。蔡锋目前从事大数据智慧运营研发,曾参与数立方产品开发,完成数立方产品三个模型;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代码的开发验证;参与IPTV大数据精准营销产品开发,并完成2个省级公司落地应用。
王珣
(中国电信上海浦东局临港分局)
军人出身、作风干练、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是王珣的标签。作身为临港分局政企组的客户经理,他主要负责管辖洋山岛信息化建设。由于洋山岛本地没有邮局快递服务,电信账单无法准时送达。他急客户所急,每月奔波于“省市”(洋山岛部分区域为浙江信号)两地之间。当看到自己的辛劳付出在岛上的通讯建设成果中展现出来之时,他倍感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