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数据已经不是一个高高在上、让人仰望的名词,大数据应用已经渗透进越来越多的行业,越来越具体化、形象化,让人们见识到大数据的魅力。上海电信在大数据领域布局较早,现在丰富的大数据应用已呈现出来。在公共交通领域,乘客的乘坐频率、平均花费时间、公众满意度和周边车辆畅通情况如何?在商圈内,商场内每层的人流量分布如何、谁是最受欢迎的店铺、消费者在店铺内停留的时间有多长?基于上海电信提供的大数据分析,这些信息都能展现出来,向公众展示了一个有序运行的透明社会。
为71路中运量公交“正名”
在6月底7月初举行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S)展会上,中国电信展区内的大数据应用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驻足关注,他们被与中运量71路公交车相关的大数据分析吸引住了。
在现场的大屏幕上,页面左侧的曲线图展示了工作日/节假日中运量71路的日均客运量、中运量开通前后71路的车速变化情况和社会车辆的车速变化情况,页面中间部分区域重点展示了一天之中不同时段内的站点之间用时情况和上客下客情况。在页面上,如果是蓝色线条,则表明现在区间用时比之前要短,反之则用红色线条表示。大数据分析表明,在中运量71路投入使用后,老乘客每天节约了时间,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节省时间的效果更加明显。
“中运量投入使用的本身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市民在高峰时段能有稳定的出行线路。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运量71路达成了这一目的,在高峰时段乘客数量增加,而且耗时减少。”新业务部大数据运营团队相关人士说道。
公司利用大数据对71路中运量公交进行了客观准确地评估,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
大数据分析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且类似的大数据分析以前从未做过,新业务部大数据团队在数据挖掘、建立模型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们采集了沿线基站站点的经纬度,分析用户的手机移动轨迹,如果和71路站点信息高度重叠,而且用户移动速度和公交车运动速度相符,就判断这是有效的,从而推断出人流量和车速。”新业务部大数据运营团队相关人士表示。实际上,这并不是件容易事,因为中运量71路专用车道旁边,还有社会车辆车道,很多社会车辆的轨迹是和中运量71路相近的,所以要剔除这部分用户数据,“这时我们通过更广范围内的车辆运动轨迹来判断这是不是社会车辆,比如这辆车是共71路起始站点就已经开始运动的,那么它应该就是社会车辆。”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相关人员还多次乘坐中运量71路公交车,实地进行数据采样。
让商圈真正智慧起来
如今,线下商城面临租金上涨、线上竞争、商户经营不稳定等压力,如何提升线下商城的竞争力,大数据可以助一臂之力。
金桥太茂商业广场位于浦东新区金桥正中心,去年正式开张,整合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亲子等一站式多元化体验。和很多商圈不同的是,大数据在这里得到了具体应用,给商城、入住商户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在之前举行的MWCS展会上,公司也展示了大数据给金桥太茂商业广场带来的改变。
在金桥太茂商业广场,上海电信利用4GLTE网络室分系统和WiFi嗅探设备,感知商场内客流的实时位置分布。比如WiFi嗅探设备,可以探测到手机开着WiFi的用户,而在人群中手机上WiFi开关打开着的用户是有一定比例的,从而可以测算出人流情况,包括整体人流量、每一楼层甚至每一店铺内的人群分布情况。基于此可以实现诸多应用,比如统计出进入商城内的实时消费者数量,通过设置客流密度预警阈值,在出现客流高峰时及时提示告警,避免发生意外。
具体到店铺而言,可以统计出各店铺的进出人数、新老用户的占比、客户停留时长等信息,从而帮助店铺同时计算出滞留率等相关数据,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可精准地推送新品和促销广告、流量红包、优惠券等来吸引高价值客户,从而实现数据变现。当然,基于大数据更能清晰看到谁家店铺中消费者人数多,而且停留的时间长,这样就能准确评选出谁是真正的“网红店铺”。而且,利用大数据可以了解用户对什么更感兴趣,比如说饮食方面,这块区域的消费者对火锅、面包甜点类美食的关注度较高,这样商户也可以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
基于运营商提供的精准的室内导航服务,商城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寻找目的地,提升购物体验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