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说起话来声音柔和,孙亚萍给人的感觉犹如邻家大姐。不过孙亚萍也有“厉害”的一面,作为嘉定局张马路营业厅的一名营业员,她的销售业绩始终保持在区局营业条线前列。就在第一季度,孙亚萍一个人的移动销售量占整个门店总销售的三成,宽带销售量占整个门店销量的四成。那么,孙亚萍是如何成为一名销售高手的呢?
■记者 钱立富
奔着R2值而去
有些人表现突出只是昙花一现,有些人则是一直表现突出,孙亚萍属于后一类,不管外部行业怎么发展变化,或者内部营销政策怎么调整,这么多年来孙亚萍的销售业绩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在营业厅、区局内部都排名前列。
记者: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孙亚萍:我的工作阵地是在咨询台,用户走进营业厅后要办理什么业务、咨询什么问题,一般都是先来我这里询问,同时也要处理用户投诉、预受理业务等。
记者:你的销售业绩一直都很好,而且表现很稳,有什么“秘诀”吗?
孙亚萍:像我们营业员,每月销售目标都设定了R0值、R1值、R2值,R0值是要完成的最基本的目标,R2是最高目标。一年中,大部分月份我都能完成R2值。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从我的体会来看,就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用心、用行动”,就“一定行”。
学会倾听用户的牢骚
在营业厅内,孙亚萍每天接触到大量的用户,有脾气好的,也有脾气暴躁的。有一次,一位用户走进营业厅后没说两句,就怒火迸发,将手里的账单扔到孙亚萍的脸上。对于孙亚萍来说,碰到类似的场景也不是一次两次,她没有针锋相对,而是让用户说完,先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完,然后再针对性解决问题。
记者:面对脾气不好的用户,你会怎么解决问题?
孙亚萍:我一直认为,用户发牢骚也是一种信息传递,他们可能是对某种产品或服务不满,要学会倾听用户的牢骚。有一次,用户拿着账单怒气冲冲地说费用贵了,仔细分析以后发现他的流量费偏高,但他原来套餐内包含的流量并不多。我倒杯水给他,等他平静下来后慢慢聊,根据他的消费习惯推荐了一款适用于他的套餐,性价比也是比较高的,用户接受了。
记者:要做到快速、及时地为用户推荐合适的产品、套餐,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是怎么处理的?
孙亚萍:我做营业员有十多年时间了,每次公司新的套餐一出来,我都会仔细去读业务协议书,了解这项套餐的具体内容、与上一代的套餐有哪些不同之处。这样,向用户介绍起来就更有料。
我的切实感受是,公司现在推出的套餐更具性价比、更具人性化,这让我们营业员工作起来更有底气。比如全流量计费,以前有些用户通话时长用不完,但流量不够用,而现在就不存在这种尴尬情况了,我们将全流量计费方式的优点一讲,用户也容易接受。
写下20多本笔记本
三年多前,记者就曾采访过孙亚萍,当时她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一点,她喜欢“记笔记”,笔记上是她的销售记录,当时她已积攒了十几本笔记本。此次记者来到张马路营业厅,又看到营业员休息区的台子上放着孙亚萍的笔记本,如今已有二十多本。每本笔记本的首页上,都细心地写着起始时间。
记者:这么多年来你为什么一直坚持着记笔记的习惯?
孙亚萍:记笔记对我的销售很有帮助,每销售一单,我都会在笔记本里记下来,并且跟踪这个单子有没有及时完成。比如有的用户要转换套餐,并申请办理机顶盒,那么我就会关注这个机顶盒是否顺利办理下来,不然有可能造成用户没有转入新套餐,进而会产生资费纠纷。有些用户还提出了其他需求,比如说家里想多装几个机顶盒,但是我们现在办不了,所以我也会在本子里记下来,如果今后能够申请办理,那么我就能及时通知用户了。
销售不仅仅是柜台上发生的事,很多工作都是在销售动作完成后进行的,我们的后续服务也要跟上。等所有的动作都完成后,这笔销售单子才算真正的完成。
做个快乐的人
孙亚萍喜欢唱歌、喜欢读书,还喜欢在朋友圈里分享些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因为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孙亚萍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在工作中亦是如此,对待用户热心、细心、耐心。
记者:你平时喜欢什么活动?
孙亚萍:我比较喜欢唱歌,之前我参加过嘉定区举办的歌唱比赛,经历了海选、复赛,进入了决赛。当时我们还组了个乐队,叫“快乐柠檬”,决赛时我们唱的是《童年》。我也比较喜欢看书,励志类的书、女性类的书等等都看。
记者:喜欢读书、唱歌,真挺不错,你觉得这会对平时的工作产生化学反应吗?
孙亚萍:说实话,一天工作下来,不停地说话,是比较累的,感觉有些头昏脑涨。休息时的活动丰富一点,其实也是为自己在补充能量,更快乐地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