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手机“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的确,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身上没带现金,拿出手机发个微信红包就行;大家在群里抢红包,即使只抢到1毛钱也是不亦乐乎,图的就是这份乐趣。现在,微信红包多了一种玩法。最近,公司推出了员工流量红包体验活动,流量可以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转赠给他人,帮助暂时流量不够用的朋友“渡过难关”,而且流量红包也能分享在微信群里,大家一起抢一起欢乐!
■记者 钱立富
微信群里可以抢流量了
“我只抢到了1M流量,谁能比我更少?”
“啊,哈哈,我抢到了100M。”
“我抢到了88M,这个数字不错。”
……
中午休息时间的办公室内,热闹非凡。自从5月下旬公司推出了流量红包功能,记者和同事们就赶紧体会了流量红包带来的乐趣,微信群里流量红包不时闪现,每抢完一个红包,大家总会交流一番,谁抢了多少、谁的运气更好,一片欢声笑语。
群发是流量红包中的主要功能,可以向多个用户转赠随机流量红包。就像春节时在微信群里发红包一样,只不过现在是用流量来代替金钱,塞进红包内,群发给大家。
要群发流量红包很简单,打开“中国电信上海网厅”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中输入“流量红包”,点击回复的文字超链接后就能进入活动页面。
进入活动页面后,点击“立即发红包”,页面上会显示你的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还剩下多少,可以转赠出去的流量有多少。
然后选择“群发红包”,选择红包份数,比如说是5份,那么只有下手快的前5个人才能抢到红包,并填写好祝福语。接下来向红包里“塞进”流量,比如说50M、100M、300M、500M、800M、1G流量。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点击“发送流量红包”,并发送至相应的微信群里,这时大家就可以抢流量红包了,每个人领到的流量是随机的,这就要靠自己的手气了。
帮朋友渡过流量“饥荒”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已经成为手机用户的刚需品了。不过以前总存在这样的尴尬情况,还没到月底一些用户就发现自己的流量不够用了,而另一些用户套餐内的流量则剩下很多,这中间缺少了一座桥梁,能让流量富余的用户将自己的流量赠送给陷入“饥荒”之中的朋友。而现在,“桥梁”出现了。
在公司推出的流量红包中,有两个主要功能,其中之一是上文中提及的“群发红包”,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指定红包”。很容易理解,指定红包就是向某个朋友进行流量转赠。在页面中选择指定红包后,输入对方的手机号码和祝福语即可转赠,不需要对方确认,流量就实时到账了,而发送方的流量也会实时扣除。
于是,看到家人的手机流量不够用了,发个红包过去,亲情十足;看到朋友的流量不够用了,再转个红包过去,“饥荒”之中见真情。
不过,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公司这次推出的是员工流量红包体验活动,参加了员工新业务体验活动的手机设备号(包括副卡)可以进行流量红包的转赠和接收,不在此范围内的是无法转赠和接收的。对于套餐内共享流量,只有主卡才能发起赠送,副卡不能发起赠送。
记者手记:流量经营“新玩法”
这些年,什么涨的最快?
很多人会说,房价。的确,现在房价之高让很多人望房兴叹。不过有一样事物,这些年来涨幅之大可谓让人惊叹,那就是人们的手机流量消费水平。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最近介绍,今年以来平均每用户单月手机上网流量均保持在1G以上,4月份达到了1.3G,是2014年的6倍多。
可以说,流量已经成为手机用户的刚需消费,已经成为用户和运营商之间最紧密的纽带。所以对于运营商来说,重视流量经营,并通过创新来提升用户黏性,是十分必要的。
之前,运营商纷纷建立了流量交易平台,比如流量包、流量银行、爱流量等等,通过平台把用户资源与电商、游戏、餐饮、银行等连接起来,用户可以通过参加商家的活动来赚取流量币,流量币可以用于自己兑换流量,或者转赠、出售给其他用户,这使得流量的流通性得以突破。不过,这一方式对于很多人的吸引力并不是特别大,因为还不够社交化、娱乐化。
流量红包的出现,很实用,流量不够了可以向朋友借一点,操作也很方便。同时,流量红包也具有极强的社交性和娱乐化,抢到多少流量不重要,从根本上说给用户带来了乐趣。之后,随着公司的流量红包功能向社会用户推出,这会提升用户的黏性,而且通过微信群的这种辐射效应,会影响到更多的用户,值得期待。
TIPS
1、什么类型的流量可以进行转赠?
答:可结转的所有剩余流量,以及员工天翼视讯、翼支付1GB的跨月流量。
2、如何查询流量转赠记录?
答: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信上海网厅”,在对话框中发送“流量红包”,由此进入活动页面,然后点击“转赠查询”即可。
3、转赠的流量使用有效期是多少?
答:转赠月的次月月底。
4、获赠的流量怎么使用,可以进行再次转赠吗?
答:只能用于流量使用,不可以进行二次转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