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电信局盈浦支局
早上7点,线务员王瑞峰与团队成员骑上三轮车,载着7米长的信号杆和电缆前往安装地点,打洞、立杆、夯土、登高、拉线,立好一根电信信号杆的过程相当“丝滑”,每天,要立20-25根信号杆。这是1992年刚进入电信时王瑞峰的主要工作。
近30年过去,如今的王瑞峰已经成为青浦局盈浦支局营维班组长,他依然坚持早上7点来到支局,在晨会前将每位员工的工作安排好。这30年,王瑞峰见证了电信业务、技术的不断提升,也让这位老电信人的服务“越酿越醇”。
1、让老人睡个好觉
7月,一位住在青浦新城的70多岁老年用户来到盈浦支局,向王瑞峰反映家中卧室的网络终端设备半夜一直闪烁,导致自己没法睡觉。王瑞峰上门查看发现,卧室的床头柜位置原本是安装座机的地方,安装网络时,为了不重新拉线就将光猫设备安装在这。
黑色的盒子上闪烁的绿光,即使在白天也同样刺眼。王瑞峰提出将光猫移至客厅,但老人觉得在卧室更加方便。于是,王瑞峰将原来的设备换成发光较弱的白色E8-C光猫。为了不让光亮影响老人,同时又能看到光猫正常的运作状态,王瑞峰用黑色的透明胶带将光猫发光的地方遮起来,以此来减弱亮度。
检查中,王瑞峰还发现老人家中使用的是老旧的铜缆电话线,老人也表示网络质量不稳定,这也是老人不愿将光猫移至客厅的原因。王瑞峰便从外到内重新拉线,将铜缆全部换成光纤,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完成之后,由于老人听力不好,王瑞峰贴近老人的耳朵,告诉他有问题可以电话直接联系他,不用跑支局。
没过多久,老人再次联系上王瑞峰,表示闪烁的光猫还是会影响睡觉。经老人同意后,王瑞峰重新拉了一根网线,因为第一次上门已经为布线做好铺垫,所以很快就将光猫移至客厅。回访时,老人表示使用光纤后网络质量非常好,也不再受到亮光的影响。
2、女儿带来的商机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营维班组长,少不了发现商机的眼光,就在王瑞峰的女儿刚上大学时,他就通过女儿谈下一个大单。
女儿在浦东上学,入学时导生会带新生去办理宽带。在办理过程中,女儿无意中提到自己的父亲是青浦局的电信员工,碰巧的是,女儿的导生在校外实习,她的老板正好有在青浦办理宽带的需求,女儿便将此事告诉王瑞峰。立刻嗅出商机的他,便来学校与女儿导生见了一面,成功要到导生老板的联系方式。
原来这位老板负责青浦一套别墅区的拍牌项目,需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200线宽带的受理安装。王瑞峰将这一个月分为四步走,第一周向青浦局提出申请,并调配光交箱等资源;第二周设计出布线方案,将最基本的资源建设好,为快速安装做准备工作;第三周王瑞峰带领10人安装团队加班进行安装;最后一周对所有宽带进行升级调试,保证质量后交付给客户。
在这一个月内,王瑞峰总是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位,他不仅要关注线上审批流程,还要带队进行安装,并紧盯施工进度,终于如期交付。
员工有话说
30年,养成三个“习惯”
口述者:王瑞峰
能从线务员成长到营维班组长,说实话我挺自豪的。2004年刚成为班组长时,我对员工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安全,因为登高、接电等户外施工是保障网络最基本的工作,同时也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所以我会要求员工们开工前先自检装备,结束后也要查看一下有没有磨损情况。除了自检外,每周我们都会进行安全大检查,组织大家把装备拿出来进行统一检查,旧装备必须及时申购换新。这是我们团队的第一个习惯。
第二个习惯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作为班组长,我每天早上会提前一小时到单位,梳理当天的工作,做好晨会准备;晚上我又会晚走一小时,查看当天每个员工的完成指标,发现稍有落后的就会提醒。这也是我们支局队员在装维服务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的原因。
每个季度结束后,我和班组成员都有小聚一下的习惯。一方面是对季度工作的梳理,做得好的再接再厉,有差距的就要努力赶上;另一方面是团结成员,让他们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扫清障碍。